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旗鼓相当

旗鼓相当

原作鼓旗相当,古代军队用旗鼓发号施令,故称两军对垒时为旗鼓相当。后用以比喻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建武三年(27年),割据甘肃的隗嚣向光武帝刘秀上书称臣,当时光武帝致力于平定关东各地,尚无余力进攻盘据四川的公孙述势力。因此将扼制公孙述北上的任务交给隗嚣,他在致隗嚣的信中说:“现在关东一带寇贼,到处屯聚,野心很大。我抽不出兵力进兵四川与他们比试高低。如果公孙述出兵汉中、长安一带,希望能借用您的兵力,与他旗鼓相当地打上一仗,如果您肯这样做,这正是论功行赏、独当一面的大好时机啊!”

【出典】:

后汉书》卷13第523页《隗嚣传》:“今关东寇贼,往往屯聚,志务广远,多所不暇,未能观兵成都,与子阳(公孙述字子阳)角力。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倘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

【例句】: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单子春曰:‘吾欲自与卿旗鼓相当。’”


主谓 旧时指双方军队中旗帜、战鼓的威仪相当。指两军竞争取胜。也喻才力不相上下。语本《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它与红色造反团在军工学院分庭抗礼,~。”△多用于表示双方实力方面。→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势均力敌 ↔众寡悬殊 卵石不敌。也作“鼓旗相当”。


【词语旗鼓相当】  成语:旗鼓相当汉语词典:旗鼓相当

猜你喜欢

  • 钻穴逾隙

    同“钻穴逾墙”。《聊斋志异.果报》:“其为人邪荡不检,每有钻穴逾隙之行。”见“钻穴逾墙”。《聊斋志异·果报》:“安丘某生,通卜筮之术,而其为人邪荡不检,每有~之行,则卜之。”【词语钻穴逾隙】  成语:

  • 河东三凤

    《新唐书.薛元敬传》:“元敬,隋选郎迈之子,与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离,德音为鸑鷟,元敬年最少,为鵷雏。”后以“河东三凤”指薛收、薛德音、薛元敬。三人同时以才华名于世。明 邵璨《

  • 鸿泥雪

    同“鸿爪雪泥”。清顾贞观《大江东去》词:“百战孙 曹,一篇崔 李,数点鸿泥雪。”

  • 术不可不慎

    术:技艺。 选择谋生的技艺不可不慎重。 戒人要慎于就业。语出《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宋.刘攽《中山诗话》:“柳欲见晋公无由,会公蹴毬后园,偶

  • 登山小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鲁:周朝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登山小鲁,指登高望远而以足下之处为小。后以“登山小鲁”喻指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

  • 荀陈德星

    后汉荀淑父子与陈寔诸子侄相会,上合星象的故事。晋代李翰《蒙求.苟陈德星》引《异苑》:“陈寔字仲弓,荀淑字季和。仲弓与诸子侄造季和父子讨论,于是德星聚,太史奏曰:‘五百里内有贤人聚。’”

  • 拜卢生

    源见“黄粱梦”。谓追逐虚幻的功名富贵。清宋荦《邯郸道上》诗:“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 干啼湿哭

    犹如说哭哭啼啼。《北齐书.尉景传》:“景有果下马,文襄求之,景不与……神武对景及常山君责文襄而杖之,常山君泣救之。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文襄:指高澄。神武:指高欢。并

  • 北调南腔

    见“南腔北调”。

  • 尘垢囊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王中郎(坦之)与林公绝不相得。王谓林公‘诡辩’;林公道王云:‘箸腻颜帢,?布单衣,挟《左传》,逐郑康成车后,问是何物尘垢囊!’”刘孝标注引《裴子》曰:“林公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