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日食万钱

日食万钱

晋书.何曾传》:“然性豪奢,务有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拆作十字不食。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晋代何曾生活豪奢,每天的饮食要花费成千上万的钱,还说没有可下筷子吃的。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警世通言》卷一七:“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日食万钱,说不尽荣华富贵。”


见“食日万钱”。《警世通言》卷17:“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说不尽荣华富贵。”


【典源】《晋书·何曾传》:“ (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宫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今译】 晋代何曾,武帝时任丞相等职,他豪奢成性,所用帷帐、车辆、衣服都极其华美绮丽,饮食皆美味佳肴,超过王侯。每当朝见,从不吃太官的膳食,皇帝命他从自己家取肴馔自食。如果蒸饼上不蒸裂成十字,何曾亦不食。虽然每日饮食花费万钱,还说没有可吃之物,无处下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达官显贵奢靡无度。

【典形】 何公箸、何相万钱、何箸、食万钱、万钱厨、万钱供一箸、万钱箸、万钱宰相事、万钱无处箸、日费万钱、万钱具

【示例】

〔何公箸〕 清·王士禛《雪中牧仲置酒》:“已下何公箸,宁思汉殿时。”

〔何相万钱〕 清·蒲松龄 《青鱼行》:“君不见,何相万钱买食具,犹自云无下箸处。”

〔何箸〕 唐·李商隐《道士胡君新井碣铭》:“不横何箸,靡对朱杯。”

〔食万钱〕 宋·陆游《思故山》:“从渠贵人食万钱,放翁痴腹常便便。”

〔万钱厨〕 唐·刘禹锡《奉和吏部杨尚书》:“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万钱供一箸〕 清·程先贞 《感遇》:“掀髯捧大腹,万钱供一箸。”

〔万钱箸〕宋·陆游《园蔬荐村酒戏作》:“何人万钱箸,一笑对西风。”


【词语日食万钱】  成语:日食万钱汉语词典:日食万钱

猜你喜欢

  • 蜀得其龙

    谓国家得到人才。清许葭村《复陈凝之》: “令弟才华品学,卓尔不群,将来绿水红渠,定与元方媲美,不仅蜀得其龙也。” 参见:○南阳三葛【词语蜀得其龙】  成语:蜀得其龙汉语大词典:蜀得其龙

  • 范莱芜

    源见“甑尘釜鱼”。泛指贫穷乏食之人。明张煌言《答曹云霖监军书》:“徐兄适会弟于阮途,勿克稍为分润,何梁伯鸾遇范莱芜乎?一笑。”

  • 徙突未黔

    源见“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谓忙于奔走,未及久留。孔觌《别象州陈守容德》诗:“徙突今未黔,班草尺一诀。”

  • 白衣公卿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唐人推重进士,称之为

  • 起衰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本谓韩愈的古文振起了东汉魏 晋 宋 齐 梁 陈 隋八代文运衰颓之势。后因用“起衰”表示振兴衰颓的文运,建树富有生命力的新文风。清蒋士铨《一片

  • 引绳排根

    亦作“引绳批根”。喻勾结起来排斥别人。《汉书.灌夫传》:“及窦婴失势,亦欲倚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后弃者。”夫:指灌夫。见“引绳批根”。宋·程大昌《考古编·庄子》1:“古今多罪周(庄周)之诋訾尧、舜、孔子

  • 东海金

    班固《汉书.疏广传》载:太傅疏广辞职时,“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归乡里后,疏广就用这些金钱每日设酒宴请家乡亲友。有人劝他留些金钱为子孙买些田宅,疏广回答说:“吾岂老

  • 白鱼登舟

    同“白鱼入舟”。《汉书.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见“白鱼入舟”。【词语白鱼登舟】  成语:白鱼登舟汉语大词典:

  • 历齿

    牙齿稀疏。《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齞唇历齿。”李善注:“历,犹疏也。”刘良注:“历齿,谓齿稀疏也。”《后汉书.列女传》:“而或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词语历齿】   汉语大词

  • 遵养时晦

    《诗经.周颂.酌》:“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朱熹集传》:“此亦颂武王之师,言其初有於铄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皆晦。”“遵养时晦”比喻在黑暗统治下,隐退以保养实力,以待时机。《逸周书.允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