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旷古未有

旷古未有

即从来没有过。亦作“旷古未闻”。出自唐颜真卿之语。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开元年间举进士,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因不肯阿附杨国忠,被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河朔尽陷,唯真卿据城坚守,并联络其从兄颜杲(gǎo搞)卿起兵抗击,河北十七郡响应,有效地牵制了安史叛军。至德元年(756年),回到朝中,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他生性耿直,不畏权贵。代宗时,元稹为宰相,引用私党,控制舆论,不准百官直接向皇帝进言。他便上书予以激切批评,指出:像元稹这种做法,“旷古未有”,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如果陛下不早觉悟,渐成孤立,以后纵便悔悟也来不及了。后李希烈叛乱,颜真卿被派往劝谕,为希烈所杀。

【出典】:

旧唐书》卷128《颜真卿传》3594页:“如今日之事,旷古未有,虽李林甫、杨国忠犹不敢公然如此。”

【例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34卷:“吴江阙大尹接得南阳卫文书,拆开看时,深以为奇。此事旷古未闻。”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88回:“臣受殿下隆礼厚恩,旷古未有,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


主谓 自古以来未曾有。《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此事。”△褒义。多用于有无方面。→凤毛麟角 亘古未有 绝无仅有 寥若晨星 前所未有 ↔多如牛毛 层出不穷 史不绝书


【词语旷古未有】  成语:旷古未有汉语词典:旷古未有

猜你喜欢

  • 粥炉燎须

    比喻兄弟、姊妹间情意深厚,关怀照顾无所不至。亦称“英公燎须”、“煮粥焚须”。出自唐李勣之事迹。李勣(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mào茂)功。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人。隋末参加瓦岗军

  • 赐箸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赐筯表直》:“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筯令内臣赐璟,璟虽受所赐,莫知其由,未敢陈谢。帝曰:‘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筯,表卿之直也。’璟遂

  • 跕跕鸢

    同“跕鸢”。元雅琥《寄南台御史达兼善》诗:“云间快睹冥冥风,海上愁看跕跕鸢。”

  • 鸿鳦满纸

    源见“越凫楚乙”。形容书写潦草,不可分辨。明沈德符《野获编.士人.徐文长》:“令故为徐所轻,衔之方入骨,按君暂起辄泚笔涂抹之,比取则鸿鳦满纸,几不可辨矣。”【词语鸿鳦满纸】  成语:鸿鳦满纸汉语大词典

  • 见胆明镜

    源见“秦庭朗镜”。指能分辨贞邪的镜。隋薛道衡《豫章行》:“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 半毡

    《南史.江革传》:“(谢朓)尝行还过候革(过,经过;候,探访),时大寒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其所著襦(短袄),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江革,南朝梁考城人,字休映。少年孤贫,然

  • 馀醒

    《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后因以“馀醒”指酒馀犹醒,比喻不随浊世浮沉。宋李纲《自蒲圻临湘趋岳阳道中作》诗之三:“千古灵均英爽在,固应笑我学馀醒。”

  • 室迩人遐

    见“室迩人远”。汉·徐淑《答夫秦嘉书》:“谁谓宋远,企予望之,~,我劳如何。”【词语室迩人遐】  成语:室迩人遐汉语大词典:室迩人遐

  • 穿杨贯虱

    源见“百步穿杨”、“贯虱”。极言射技之精。亦泛指技艺高超。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但战阵之上,洞胸彻札,功必归于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明归有光《与沈敬甫书》:“科举自来皆撞着

  • 试汤饼

    源见“傅粉何郎”。形容容颜白皙娇美。宋杨亿《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诗:“独忆当筵试汤饼,谪仙冰骨照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