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

唐.郑谷《十月菊》诗:“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古人于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风俗。苏轼“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化用唐人郑谷《十月菊》“节去蜂愁蝶不知”句而反其意,是说重九为赏菊佳节,过此之后,便失去时宜,不仅赏花人叹其迟暮,蛱蝶也为因失去采花良辰而愁苦。后常以“明日黄花”借喻已过时的事物。宋.胡继宗编《书言故事.花木类》:“过时之物,日明日黄花。”鲁迅《两地书》七:“拟先呈先生批阅,则恐久稽时日,将成明日黄花。”


偏正 明日,原指重阳节后一日。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错过节令,就感到不应时没兴味。“明日黄花”寓迟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事物虽好,但已过时,失去了价值。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蝶也愁。”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假使对于我毫无认识,就介绍了,也等于~。”△贬义。多用于表示感伤,亦用于对事物的评价。也作“过时黄花”。


明日黄花”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亦兼寓迟暮不遇之意。

既然是 “明日”为什么又是 “过时”了的呢?

原来,此语的 “明日”不是 “明天”、“次日”的意思,而是指重阳节之后的日子。它的特定出处源于宋·苏轼的诗词:

《分类东坡诗六·九日次韵王巩》: “相逢不用忘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又: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重阳节过后的菊花 ( 明日黄花) ,已渐 “枝头抱香死”了,所以“蝶也愁”。

重阳节又谓之 “登高节”( 今又谓 “敬老节”) ,重阳节过后再登高赏菊,也就失去节令的意义了,所以 “明日黄花”( 节后菊花) 即用以比喻 “过时”之义。


【词语明日黄花】  成语:明日黄花汉语词典:明日黄花

猜你喜欢

  • 青女

    源见“青女司霜”。指掌管霜雪的女神。宋朱敦儒《洞仙歌》词:“共素娥 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亦借指霜雪。唐寒山《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词语青女】   汉语大词典:

  • 彼恶敢当我哉

    恶( ㄨ wū ):怎么。 他怎么敢抵挡我呢? 表示自恃勇力,不把别人放在眼下。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清.李百川《绿野仙踪》七回:“

  • 开宗明义第一章

    开宗:阐明宗旨。明义:说明义理。 原是《孝经》第一章篇名。 后指作文或讲话首先说明主旨。语出《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邢昺疏:“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

  • 犬兔俱毙

    源见“田父之获”。喻同归于尽。《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废帝怒曰:‘德钧父子握强兵,求大镇,苟能败契丹而破太原,虽代予亦可。若玩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主谓 追猎兔子的猎犬与兔子一起毙命。语本《战

  • 拾青紫如地芥

    同“取青拾芥”。《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 樗里多智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秦人谚曰:‘力在任鄙,智则樗里。’”后用为咏出众智慧者的典故。唐李瀚《蒙求》:“樗

  • 蝶魄

    源见“庄周梦蝶”。比喻梦中超脱飘逸的心境。宋葛长庚《睡起》诗:“蝶魄游仙去,猿声惊梦回。”【词语蝶魄】   汉语大词典:蝶魄

  • 染鼋

    源见“染指”。喻指非分的奢望。唐黄滔《谢试官》:“非敢染鼋,所希留马,干渎清严,下情不任惶惕屏营之至。”【词语染鼋】   汉语大词典:染鼋

  • 细腰

    源见“楚宫腰”。指女子苗条的身腰。亦借指美女。唐温庭筠《杨柳枝》诗之三:“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词语细腰】   汉语大词典:细腰

  • 自甘暴弃

    见“自暴自弃”。李劼人《死水微澜》:“好的存心君国,暂时自污,机运一至,便能自拔来归,还可借以窥见夷情。而多数则~,连祖先都不要了……无所不为。”【词语自甘暴弃】  成语:自甘暴弃汉语大词典:自甘暴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