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

春秋:中国历史时代名。孔子《春秋》记事,从周平王49年,至周敬王39年(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计242年,史称春秋时代。义战:正义战争。 意谓春秋时代,中国许多诸侯相互不间断地进行争权夺利战争。语出《孟子.尽心下》:“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


主谓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当时诸侯间不断发生战争,都为的是争权夺利。也泛指非正义战争。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古人说:‘~’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用于战争方面。


【词语春秋无义战】  成语:春秋无义战汉语词典:春秋无义战

猜你喜欢

  • 呴呴濡沫

    源见“相濡以沫”。喻身处困境。金党怀英《村斋遣事》诗:“不知掉尾忘江湖,呴呴濡沫胡为乎?”【词语呴呴濡沫】  成语:呴呴濡沫汉语大词典:呴呴濡沫

  • 卫幕

    比喻非常危险的处境。明储国桢《杂咏》: “燕巢卫幕安能久,登极俄著陷御床。” 参见:○幕燕鼎鱼【词语卫幕】   汉语大词典:卫幕

  • 讲殿书帷

    《汉书.东方朔传》:“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注:弋,黑色;绨,厚缯),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

  • 玉呈楚国

    源见“和氏之璧”。谓才士或忠贞之臣终于为朝廷所知或所用。清袁枚《烹珠叹》诗:“玉呈楚国冤虽雪,剑化延津死未甘。”

  • 千里心

    源见“老骥伏枥”。指远大的志向。清吴元龙《长椿寺病马行》:“伏枥虽虚千里心,脱?翻适长林性。”

  • 温律

    源见“邹衍吹律”。谓生暖扬温。宋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墐户畏初寒,开炉代温律。”【词语温律】   汉语大词典:温律

  • 貌虽瘦,天下肥

    意为君瘦民肥,这是唐玄宗用韩休为相后所发的感叹语。《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

  • 冬烘学究

    见“冬烘先生”。【词语冬烘学究】  成语:冬烘学究汉语大词典:冬烘学究

  • 衔瑞图

    《春秋合诚图》:“黄帝游玄扈雒水上,与大司马容光等临观,凤皇衔图置帝前,帝再拜受图。”(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九引)传说黄帝游玄扈雒水时,有凤凰口衔瑞图献给他。后遂用为帝王受天赐祥瑞之典。唐.杜甫《凤凰

  • 橘洲

    源见“千头木奴”。借指家乡柑橘树。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诗:“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词语橘洲】   汉语大词典:橘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