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和柳下惠。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汉代扬雄《法言.渊骞》:“曰:‘是夷惠之徒与?’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伯夷,非其君不事;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孟子.万章》:“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谓
同“向子赋”。宋赵师秀《哀山民》诗:“虚名楚客招,终感向生赋。”
同“藩垣”。南朝 梁沈约《封授临川等五王诏》:“藩维广树,经朔攸属。”唐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诗:“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词语藩维】 汉语大词典:藩维
同“仪凤”。南朝 梁张率《舞马赋》:“均仪禽于唐序,同兽舞于虞廷。”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上》:“按‘仪禽’谓凤也。”【词语仪禽】 汉语大词典:仪禽
岌岌:危险的样子。殆:危险。 形容非常危险。语出《孟子.万章上》:“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按:孔了之语为“天下岌岌乎殆哉”的倒装。)后多引作〔岌岌乎殆哉〕。清.李渔《闲情偶寄.
《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苍蝇附于骥尾之上,可以远行千里;颜渊跟随孔子,也以圣人而出名。后用为自谦之词
源见“朱云折槛”。指朝臣犯死直谏。宋韩淲《满庭芳》词:“愿赐尚方之剑,攀槛折、千古辉光。”【词语攀槛折】 汉语大词典:攀槛折
同“眼空四海”。《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秦观〕腹饱万言,眼空一世。”主谓 形容自高自大,世上人都不放在眼里。《醒世恒言》卷11:“(秦观)腹饱万言,~。”△贬义。用于人的性格、修养。→目空一
源见“手挥目送”。形容怡然自得。宋王之道《凤箫吟.和彦时兄重九》词:“相逢。行藏休借问,且徘徊、目送飞鸿。”清龚自珍《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源见“绣衣持斧”。指巡视各地执法断案。元范梈《寄杜廉访使君》诗:“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词语斧绣】 汉语大词典:斧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