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曾子逮亲

曾子逮亲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指双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用椎打击牛头,把牛杀死)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及,趁着)存亲(即亲存)也。故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钟釜(钟和釜都是量器名,意指俸禄不多。)。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古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九仞是虚指),榱题三围(榱,音cuī,屋椽,椽子头端叫榱题;围,指计度圆周长度单位的名称,具体说法不一),转毂(指车子;毂,车轮中央辐凑集之处)百乘,犹北乡(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若夫信(伸)其志、约其亲者,非孝也。’”

这个故事中,曾子提出了他自己孝养双亲的观点和做法。封建主义的“孝道”虽不值得尊奉,但尊敬父母,及时养亲,却也是新时代精神文明的美德。

旧因以“曾子逮亲”用为及时孝事养亲的典故。


猜你喜欢

  • 冬扇夏炉

    比喻言论或行动不合时宜,不切实用,或比喻无用之物。汉代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祜之有乎?”或作“冬箑夏裘”

  • 戮防风

    同“后至之诛”。清 黄鷟来《正阳署中冬日杂感》诗之六:“楚国有人求卞玉,涂山无事戮防风。”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在一定时候。习:实习,演习。说:通“悦”。高兴,愉快。 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 表示古人从这种把“学”与“习”相结合的方法中得到了乐趣。语出《论语.学而》:“子曰:

  • 鼠目獐头

    同“獐头鼠目”。宋 王十朋《次韵潘先生莫春感怀见寄》:“鼠目獐头多富贵,兔葵燕麦自悲伤。”《水浒传》第八九回:“好赂贪财,前后悉鼠目獐头之辈。”见“獐头鼠目”。《水浒传》89回:“好赂贪财,前后悉~之

  • 赤绳

    源见“月下老人”。喻指夫妻缘分。清蒲松龄《为沈燕及复孙公焕启》:“伏以灿灿赤绳,巧撮姻缘连蒂日;频频青鸟,好衔欢喜到人间。”【词语赤绳】   汉语大词典:赤绳

  • 触石

    《诗经.召南.殷其露》:“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汉.毛氏传:“山出云雨,以润天下。”唐.孔颖达疏:“‘山出云雨’者,《公羊传》曰:‘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者,其唯泰山乎。’是‘山出云雨’之

  • 衣带

    同“衣带水”。宋岳珂《祝英台近.登多景楼》词:“倩谁问,因甚衣带中分,吾家自畦畛。”柳亚子《鲁游杂诗》之三:“下方城郭真如蚁,衣带黄流曲折环。”【词语衣带】   汉语大词典:衣带

  • 左挈右提

    见“左提右挈”。蔡东藩《民国演义》87回:“况冯总统江淮坐镇,夙得军心……果能举~之实,宁复有南强北胜之虞?”【词语左挈右提】  成语:左挈右提

  • 纳污含垢

    源见“纳污藏疾”。谓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清冯桂芬《上制洋器议》:“日本蕞尔小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朝廷惧两

  • 不赏之功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后以“不赏之功”极言功大。《晋书.刘牢之传》:“自开辟以来,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而见容于暗世者而谁?”见“功高震主”。《晋书·刘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