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

原指看见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今多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无从着手,而感到无可奈何。秋天时节,大水漫溢,很多小河流水注入大河,水势浩浩荡荡,淹没沙洲,不辨对岸牛马。这时,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美景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势,一直向东,到了北海,向东一望,茫茫大海,不见崖岸。这时,河伯才改变了态度,望着大海对海神叹道,俗话说,懂得一点道理,以为谁也不如自己,正是说的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听说,有的人竟然瞧不起孔子和伯夷,起初,我还不信,现在我看到你无边无际,才知道这是真的了。我若不来你这里,就危险了。将要被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所耻笑了。

【出典】:

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诸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己莫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例句】:

元·吴莱《次定海候涛山》:“寄言漆园叟,此去真望洋。” 清·刘坤一《致胡筱蘧侍郎》:“若复畏繁难,慎讥笑,势必中止,将来逾远逾湮,虽班马复生,亦徒望洋兴叹。”


连动 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伟大,才感到自己渺小。现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语本《庄子·秋水》:“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例]《顺天时报》载北京群才胡同附中主任欧阳晓澜女士不许剪发之女生报考。致此等人多有~之概云云。※兴,不读作xìng。△贬义。描写人无能为力。→无可奈何仰屋兴嗟 ↔自强不息。也作“望洋惊叹”。


【词语望洋兴叹】  成语:望洋兴叹汉语词典:望洋兴叹

猜你喜欢

  • 先生守苜蓿

    同“先生苜蓿盘”。宋陈与义《粉翁用奇父韵赋九日》:“先生守苜蓿,朝士夸茱萸。”

  • 俯仰

    《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后因以“俯仰”借指养家活口。明 何大复《获稻》诗:“但堪供俯仰,那复问仓厢。”【词语俯仰】   汉语大词典:俯仰

  • 槐国蚁

    同“槐根蚁”。清陈维崧《满江红.渡江后车上作》词之二:“梦里悲欢槐国蚁,世间得丧邻翁马。”【词语槐国蚁】   汉语大词典:槐国蚁

  • 芝眉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吕望芝眉也。”吕望(即太公望,姜太公也)的眉毛呈现芝采,古人以为是贵相。后因以“芝眉”作为称人容颜的敬词。《颜氏家藏尺牍.吴侍郎元莱》:“远承手谕,如对芝眉。”【词语芝眉】 

  • 使羊将狼

    比喻以弱者率领强者,必然难以成功。《史记.留侯世家》:“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其无功必矣。”上:指汉高祖。兼语 将,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

  • 齿学

    《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因以“齿学”指太子入学,不敢居人之前,与公卿之子以年龄大小为序,以示谦卑。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

  • 长林丰草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每读向子平(即向长,王莽时有人举他为官,他坚辞不受,入山隐居。)、台孝威(即台佟,东汉初隐士,采药为业。)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

  • 回驭志

    源见“王尊叱驭”。指孝亲之心。明何景明《寄世恩爱日楼》诗:“九折岂忘回驭志,百年真慰倚门情。”

  • 千方万计

    见“千方百计”。【词语千方万计】  成语:千方万计汉语大词典:千方万计

  • 北门钥

    同“北门之管”。清左宗棠《秋日泛舟泉湖作》诗:“老我且婆娑,勉司北门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