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杜门却扫

杜门却扫

杜,阻塞。却扫,不扫。关闭大门,不再洒扫门径,迎接宾客。指不与外界接触。原是对北魏李谧隐居治学生涯的形容。李谧,字永和,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自小好学,博通诸经,遍览百家,然朝廷征召并拜他为著作佐郎,他辞而不就;公府两次征召,他仍不就,虽生于仕宦大家,却只以琴书为业,有绝世之心。年三十二夭亡,遐迩悼惜。于是四十五位学官上书道:“故处士李谧;十三岁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兼长历数之术,但只以拥书为乐,竟杜门却扫,弃家产而求书,经其审定的书四千卷有余。常常隆冬达曙,盛夏通宵,然暴疾而卒,朝廷怎可默然!”帝随即降诏,谥谧贞静处士,又表谧门闾,门为“文德”,里为“孝义”。又作闭门扫轨(轨,车轮留下的痕迹)。

【出典】:

魏书》卷90《李谧传》1938、1939页:“学官四十五人上书曰:‘窃见故处士赵郡李谧……十三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历数之术尤尽其长,州闾乡党有神童之号……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而祐善空间闻,暴疾而卒……其可默乎!’事奏,诏曰:‘谧屡辞征辟,志守冲素,儒隐之操,深可嘉美。……谥曰贞静处士,并表其门闾,以旌高节。’遣谒者奉册,于是表其门曰‘文德’,里曰‘孝义’云。”

【例句】:

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杜门却扫,凡经三载”。 清·朱彝尊《〈话山集〉序》:“平湖陆先生话山,名在复社。迨甲申六月,纳巾衫于学使,业闭门扫轨矣。”


见“闭门却扫”。宋·孔平仲《续世说·文学》:“遂绝迹下帷,~,弃产营书。”


【词语杜门却扫】  成语:杜门却扫汉语词典:杜门却扫

猜你喜欢

  • 燕处危巢

    源见“燕巢于幕”。喻处境危急。清 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怕只怕临安颓厦如燕处危巢。”见“燕处焚巢”。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怕只怕临安颓厦如~。”【词语燕处危巢】  成语:燕处危巢汉语大

  • 虞生榻

    同“虞翻榻”。清李邺嗣《赠梁公狄先生》诗之三:“客借虞生榻,人投皋伯家。”

  • 敲诗刻烛

    源见“击钵催诗”。指比试限时成诗。清杨夔生《浣溪沙》词:“郑婢萧奴亦捧心,敲诗刻烛一枝簪,是何滋味是如今。”

  • 赝鼎

    《韩非子.说林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赝)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后以“赝鼎”泛指仿造或伪托之物。明袁中道《袁中郎先生全集》序:“及其后也,剽窃雷同,如赝鼎伪觚,徒取形似,

  • 湘筠

    同“湘妃竹”。宋辛弃疾《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湘筠帘卷泪痕斑。珮声闲,玉垂环,个里柔温容我老其间。”明刘基《阮郎归.怨情》词:“苍梧苦雾压湘筠,猿啼不见君。”【词语湘筠】   汉语大词典:湘筠

  • 爨下残

    同“爨下馀”。宋黄庭坚《岁寒知松柏》诗:“牺象沟中断,徽弦爨下残。”【词语爨下残】   汉语大词典:爨下残

  • 临邛卖赋郎

    源见“长门赋”。指司马相如。相如居蜀 临邛,故称。唐崔珏《有赠》诗:“虽然不似王孙女,解爱临邛卖赋郎。”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旧时认为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语出《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 暴公子

    《汉书.隽不疑传》载:汉武帝末年,暴胜之为直指使者。素闻隽不疑贤,于是表荐隽不疑为青州刺史,使隽不疑得以大展宏材,暴因而得知人之誉。称“暴公子”。后以“暴公子”称知音。唐杨凝《别友人》诗:“倦客惊危路

  • 登床婿

    源见“坦腹东床”。指佳婿。清唐孙华《赠曹浩修学博》诗:“郗公自爱登床婿,宁氏群推应宅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