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囚相对

楚囚相对

楚囚,本指楚人之被俘者。后以处境窘迫的人相聚称为楚囚相对。公元前582年,晋景公视察军用仓库,见到一个楚国打扮的囚徒,便问他是什么人?官吏回答说,是郑人所献的楚国俘虏,名叫钟仪。晋侯让人把他放出来,召见并且慰问他。而且还询问他的身世、职业和楚国国君等情况。钟仪在回答中,操楚音,并在言谈话语中表现了强烈的故国之思,从而使晋侯对他非常尊重,特地派人把他送回楚国。

【出典】: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挚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例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秋瑾《感时二首》:“楚囚相对无聊极,樽酒悲歌涕泪多。”


主谓 楚囚,被俘的楚国人。处境窘迫的人相对而泣。语本《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12:“吾曹期不愧天日,不愧朝廷,不愧百姓耳。成败利钝,造物司之。今日之行,荣于登仙,诸君何至作~?”△用于形容人。 →牛衣对泣 ↔中流击楫。也作“楚囚对泣”。


【词语楚囚相对】  成语:楚囚相对汉语词典:楚囚相对

猜你喜欢

  • 为无为,事无事

    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搅扰的方式去作事。 古代道家所宣扬的清净无为思想。语出《老子》六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文选.张衡〈东京赋〉》:“为无为,事无事,永有民,以孔安。”薛综注:“

  • 季伦锦障

    源见“石崇斗奢”。形容富丽华美,骄奢挥霍。唐李瀚《蒙求》:“季伦锦障,春申珠履。”【词语季伦锦障】  成语:季伦锦障汉语大词典:季伦锦障

  • 卜邻

    同“卜市邻”。唐杜甫《寄赞上人》诗:“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后亦用以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宋王安石《送陈谔》诗:“乡闾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源见“孟母择邻”。谓贤母教子善择邻。唐杜甫《孟氏》

  • 罗浮路远

    源见“罗浮梦”。咏古梅。宋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词:“姑射青春对面,驾飞虬、罗浮路远。”

  •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

    《后汉书.黄琼传》载李固与黄琼书:“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用以比喻高深的理论不为常人所理解。参见“阳春白雪”条。

  • 岱宗行

    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地》:“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又,同书《山水总论》引《援神契》:“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 卑室

    同“卑宫菲食”。汉张衡《东京赋》:“慕唐 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词语卑室】   汉语大词典:卑室

  • 筌蹄一悟

    源见“得鱼忘荃”。谓从利禄的束缚中觉悟过来。徐嘉《论诗绝句》之六:“早岁才名达紫宸,筌蹄一悟弃如尘。”

  • 摘瓜抱蔓

    同“抱蔓摘瓜”。《“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陕西学生一九一九年五月三十日通启》:“狡日思逞,岂仅得一青岛而可以餍其欲哉?将见摘瓜抱蔓,舐糠及米,着着进逼,而无已时。”并列 比喻一步一步地收取,直到取尽。语

  • 华亭唳

    同“华亭鹤唳”。宋刘克庄《贺新郎.二鹤》词:“此老生平哀大陆,到末梢,始忆华亭唳。”清顾炎武《哭顾推官》诗:“一身更前却,欲听华亭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