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梦熊罴”。生男预兆。明徐霖《绣襦记.汧国流馨》:“鱼水愿和同,早叶熊罴吉梦。”
源见“琴瑟”。古以琴瑟调和喻夫妻和谐,故谓丧妻为“断弦”。宋郑刚中《答潼州宇文龙图》:“自闻抱琴瑟断弦之悲,日欲修慰。”【词语断弦】 汉语大词典:断弦
《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唐韩愈《合江亭》诗:“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后因以“平分秋色”谓双方各得一半。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老舍《四世同堂
《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比喻名声或形迹。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词语声臭】 汉语大词典:声臭
《左传.文公元年》:“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既又欲立王子聀,而黜太子商臣。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
同“穿壁借馀光”。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诗之十三:“篝灯哦制艺,隔壁偷馀光。”
源见“驽马恋栈豆”。喻目光短浅、顾惜眼前小利的人。清 杨潮观《温太真晋阳分别》:“就有死生缓急堪相共,恋栈驽骀惶恐。”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李林甫婿郑平为省郎,见其鬓发斑白,因曰:‘上明日当赐甘露羹,郑郎饮之,能乌发。’翌曰,食之,一夕而发如黳(音yī,黑色的玉石)”唐李林甫的女婿郑平早年白发,一次吃了唐明皇所赐
同“邵平瓜”。明 金白屿《梅花酒.送吴怀梅归歙》套曲:“栽两行陶令柳,种几亩邵侯瓜,这搭儿快活杀。”【词语邵侯瓜】 汉语大词典:邵侯瓜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郑玄笺:“介,助也。”后以“介眉寿”为祝寿之词。南朝 梁沈约《桐柏山》诗:“纳寒场,为春酒,昭景福,介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