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

所,处所。得其所,得到应有的归宿。死得是地方,即指有意义,有价值。语本北魏张普惠。张普惠,字洪赈,常山九门(今河北正定)人,专心坟典,受士人称赞。作谏议大夫时,当朝灵太后的父亲司徒胡国珍亡故后谥号“太上秦公”,普惠认为前代帝后的父亲从未加以“太上”之号,上表劝道:“《礼记》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指出尊父为“太上”是帝王的大礼。于是太后亲到胡宅,召集王公及五品以上官员议定,并派使者召来普惠。任城王澄等参与议定的人,都因肃宗年幼灵太后当朝执政相顺从,并且与普惠辩论,然而普惠抗争不惧,应对如流,但最终群臣仍以“请依前诏”上奏。只是,太后也没降罪普惠。最初普惠被召时,使者伫立催促,他几个儿子忧惧涕泣,普惠正言劝解说:“我执掌谏议的职责,如不言人所难言,不谏人所难谏,就是唯诺小人,旷官尸禄。人皆有死,如死得其所,有什么可遗憾的!”等到他平安回家,亲朋都为他的幸运,向他表示祝贺。中山杜弼更写信赞惠道:“虽向难锋至,而应对响出……终使庶僚拱默。虽不见用于一时,固已传美于后代。”

【出典】:

魏书》卷78《张普惠传》1735页:“初,普惠被召,传诏驰骅骝马来,甚迅速,伫立催去,普惠诸子忧怖涕泣。普惠谓曰:‘我当休明之朝,掌谏议之职,若不言所难言,谏所难谏,便是唯唯,旷官尸禄。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然朝廷有道,汝辈勿忧。’及议罢,旨劳还宅,亲故贺其幸甚。”

【例句】:

金史·忠义传一》:“国家有难,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城郭,治军旅者死行阵……皆其所也。故死得其所,则所欲有甚于生者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37回:“贤哉徐母……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明·李贽《焚书·何心隐论》:“死得其所,公又何辞焉?”


述补 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语本《左传·文公二年》:“瞫曰:‘吾未获死所。’”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他们的血是有代价的,他们~,是死而无憾。”△褒义。多用于形容死得有价值。↔死无葬身之地 虚生浪死


【词语死得其所】  成语:死得其所汉语词典:死得其所

猜你喜欢

  • 任重致远

    《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指负载沉重而能行达远方。后用以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作出宏伟的业绩。明李贽《八物

  • 坠履

    同“坠屦”。《周书.韦敻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宋王禹偁《单州谢上表》:“仰穹旻而方类戴盆,遇庆赦而遽收坠履。”【词语坠履】   汉语

  • 陈平分肉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汉陈平早年居库上里,乡里祭社时,陈平为宰,分肉食甚均匀。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呼!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后因以“陈平分肉”为办事公平,显示有治国的才能和

  • 覆蕉争鹿

    源见“蕉鹿梦”。喻指对名利地位的你争我夺。沈砺《回梦》诗:“拥絮闻鸡犹起舞,覆蕉争鹿一沈吟。”

  • 傅岩筑

    源见“拔才岩穴”。指在傅岩服筑墙的苦役。借指隐居待时的贤士。元 卢旦《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诗之四:“既卜渭水钓,又起傅岩筑。”【词语傅岩筑】   汉语大词典:傅岩筑

  • 锦囊计

    同“锦囊妙计”。川剧《谭记儿.定计》:“妾身自有锦囊计,要使他满船空载明月归!”【词语锦囊计】   汉语大词典:锦囊计

  • 扫穴

    同“犁庭扫穴”。清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扫穴传方略,丰碑勒武功。”清魏源《圣武记》卷七:“敕诸将移小金川之师,进讨大金川,誓必扫穴禽渠,乃许蒇事。”【词语扫穴】   汉语大词典:扫穴

  • 结袜系

    源见“结袜”。结扎好松开的袜带子。古代袜统长至膝下,用带子扎紧袜口。指为长者系袜带,表示敬老。宋陆游《野兴》诗之二:“宁甘结袜系,不作拜车尘。”

  • 师旷清耳

    《吕氏春秋.长见》:“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曰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曰:‘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曰:‘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矣。臣窃为君耻之!’”师旷,字子野,史书无传,春秋晋国著

  • 金穴铜山

    《后汉书.郭皇后纪》:“郭后弟况迁大鸿胪。帝(光武帝刘秀)数幸其第,会公卿诸侯亲家饮宴,赏赐金钱缣帛,丰盛莫比。京师号况家为金穴。”《汉书.佞幸传.邓通传》:“上(汉文帝)使善相人者相通,曰:‘当贫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