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江夏黄童

江夏黄童

东观汉记.黄香传》载:黄香,江夏 安陆人,“年十二博览传记,家业虚贫,衣食不赡。舅龙乡侯为作衣被,不受,帝赐香《淮南》、《孟子》各一通,诏令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王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京师号曰:‘天下无双国士。’”后以“江夏黄童”泛称出类拔萃的人。唐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诗:“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 庞令恐非才。”


【典源】 《东观汉记·黄香》:“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博览传记。京师号曰‘日下无双,江夏黄香。’”“章帝诏黄香令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谓诸生曰:‘此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也。’”“黄香知古今,记群书无不涉猎,兼好图谶天官星气钟律历算,穷析道术。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国士瞻重,京师贵戚慕其声名,更馈衣物。拜尚书郎。”《后汉书·文苑列传·黄香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黄香字文强,年少时即博览群书,无不涉猎,并且喜好天文历法音乐等,知古通今,博闻强记。京师称他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下诏让黄香到国家藏书处东观,读所未尝见的书,并对诸生说:“这是日下无双,江夏黄童。”京城的显贵国戚仰慕他的声名,馈赠他不少衣物。拜为尚书郎。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聪颖博学、才华洋溢的年轻人。

【典形】 黄童无双、黄童誉、江夏黄童、江夏无双、天下无双、无双黄郎子、无双誉、黄香才、江夏之童。

【示例】

〔黄童无双〕 清·唐孙华《追挽张烈妇》:“黄童故无双,皎然玉树姿。”

〔黄童誉〕 清·黄景仁《武昌杂诗》之四:“可怜夙负黄童誉,漂泊翻成异地哀。”

〔江夏黄童〕 唐·罗隐《送姚安之赴任秋浦》:“江夏黄童徒逞辩,广都庞令恐非才。”

〔江夏无双〕 宋·曾巩《送郑州邵资政》:“江夏无双誉,菑川第一才。”

〔天下无双〕 宋·黄庭坚《次韵元翁》:“常思天下无双祖,得读人间未见书。”

〔无双黄郎子〕 宋·张孝祥 《丑奴儿》:“无双谁似黄郎子,自邻无讥。月满星稀,想见歌场夜打围。”

〔无双誉〕 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黄童雅擅无双誉,温峤羞居第二流。”


猜你喜欢

  • 随陆无武

    《晋书.刘元海载记》:“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尝谓

  • 相鼠

    《诗.鄘风》篇名。《诗》序谓:“《相鼠》,刺无礼也。”古人常赋之以刺无礼。三国 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宋苏轼《补龙州文》之一:“请歌《相鼠》,以侑此爵。”【词语

  • 闻鸡蹴起

    同“闻鸡起舞”。宋刘辰翁《齐天乐.端午和韵》词:“浮沈君共我里。记薰廊待对,闻鸡蹴起。”

  • 青田白鹤

    同“青田鹤”。唐张柬之《东飞伯劳歌》:“青田白鹤丹田凤,婺女姮娥两相送。”

  • 蛇影

    同“杯弓蛇影”。《红楼梦》八九回:“一片疑心,竟成蛇影。”【词语蛇影】   汉语大词典:蛇影

  • 蒲柳悲

    源见“蒲柳姿”。对未老先衰的感慨。清蒲松龄《赠刘孔集》诗:“无复濠梁兴,空存蒲柳悲。”

  • 游山屐

    源见“谢公屐”。一种前后齿均可装卸的木屐,用于游山,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宋刘克庄《水龙吟》词:“挟书种树,举障尘扇,着游山屐。”清李调元《再游嘉定凌云寺》诗:“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颠。”【

  • 鲈鱼脍

    源见“莼羹鲈脍”。表示思乡欲归。唐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归来见天子,拜爵赐黄金;忽思鲈鱼脍,复有沧洲心。”【词语鲈鱼脍】   汉语大词典:鲈鱼脍

  • 勇者不必有仁

    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语出《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周书.梁御等传.论》:“(若干)惠、(王)德本以果毅知名,而能率由孝道,难矣。图史所叹,何以加焉!勇者不必有仁,斯不然矣。”

  • 鼠朴

    同“鼠璞”。朴,通“璞”。宋陆游《述怀》诗:“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词语鼠朴】   汉语大词典:鼠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