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宜僚弄丸”。用以称赞人才艺高超。清吴雯《莫亚夫先生赠我临帖二册皆山阴父子书也用笔特妙几欲乱真敬报长句》:“公孙剑气太熠耀,宜僚丸弄争须臾。”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登不为动容,徐喻之曰:‘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三国时陈珪说布联
手拿鞭子为人驾驭车子,引申为景仰、追随别人的意思。《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忻:同“欣”。【词语执鞭
见“操奇逐赢”。
同“腰金骑鹤”。宋吴礼之《风入松.江总》词:“恬然云水无贪客,笑腰缠、骑鹤扬州。”
同“客囊羞涩”。清秋瑾《感愤》诗:“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
拟:也作“儗”,比拟。伦:同类。 比拟一个人必须是那个人的同一类型。语出《礼记.曲礼下》:“傲(拟)人必于其伦。”郑玄注:“儗,犹比也。伦,犹类也。比大夫当于大夫,比士当于士。不以其类,则有所亵。”
同“天笑”。清黄遵宪《述闻》诗:“狂喝枭卢天一笑,怒呵狗脚帝三拳。”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身居他乡,深切想念远方的妻子,以盼“共剪西窗烛”表示渴望团聚的心情。后以“剪烛西窗”泛指亲友之间相聚畅谈
同“三折肱为良医”。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场,四遭掎摭,是以窃知乎文则。”见“三折肱为良医”。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予五升词场,四遭掎摭,是以窃知乎文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