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此当指规律、事理)。”

玉不经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修养,不会成为有用之材。后因以“玉不琢,不成器”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方能成就人才。

汉.班固《白虎通.辟雍》:“故学以治性,虑以变情。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如物。”《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只是有见于‘爱之能勿劳乎’和那‘玉不琢,不成器’这两句话,不肯骄纵了他。”


其他玉石不雕琢,不能成为器物。语出《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或器;人不学,不知道。”《说岳全传》4回:“但无一个名师点拨,这叫做‘~’,岂不可惜。”△用于比喻人不经过教育、锻炼,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 ↔放任自流


【词语玉不琢,不成器】  成语:玉不琢,不成器汉语词典:玉不琢,不成器

猜你喜欢

  • 齐奴布障

    《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恺)以?精澳釜(?,或作饴;澳,洗刷),石季伦(崇)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墙。”晋石崇以劫夺致富,曾

  • 蚨母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名暾?,一名?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

  • 调羹

    同“调羹鼎”。宋赵善括《醉蓬莱.魏相国生日》词:“补衮工夫,调羹手段,如今重试。”【词语调羹】   汉语大词典:调羹

  • 鼎铛耳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一:“御史中丞雷德骧劾普强占市人第宅,聚敛财贿,上怒叱之曰:‘鼎铛尚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后因以“鼎铛耳”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清赵翼《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

  • 弃璧负婴

    参见:林回弃璧

  • 暮洒朝行

    同“暮雨朝云”。唐罗隐《巫山高》诗:“暮洒朝行何所之,江边日月情无尽。”

  • 蜂门

    即蜂蒙,古代的著名的射手。《荀子.五霸》:“羿、蜂门者,善服射者也。”服:从事,治理。

  • 愧惠连

    参见:惠连清兴

  • 鲁诸生

    《史记.叔孙通列传》:“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

  • 挑锦字

    源见“织锦回文”。指女子寄情。唐杜甫《江月》诗:“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谁家挑锦字,烛灭翠眉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