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

旧时比喻子女孝顺父母。典出晋人王祥之事迹。王祥(185-269年),字休征,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汉末年,扶母携弟,隐居三十余年。母死后,徐州刺史辟为别驾,举秀才,累迁大司农。高贵乡公曹髦时拜光禄勋,转司隶校尉。晋武帝司马炎时官至太保。王祥侍父母至孝。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对他不好,在其父面前屡说坏话,由是父亲也不再爱他。但王祥却愈加恭敬小心,父母有病,则日夜守护,睡觉时连衣服也不脱,喂药时一定要先自己尝尝。一次其母想吃鲜鱼,时值天寒地冻,江河都结了冰。王祥便脱下衣服想破冰抓鱼。冰却自己裂开,跃出一对鲤鱼。乡里人都很惊奇,说是王祥至孝感动了鱼儿。后人即加以发挥,总结出“王祥卧冰”这一典故,倡导人们力行孝道。

【出典】:

晋书》卷33《王祥传》987页:“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例句】: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三折:“你孝顺似那王祥卧冰。”


主谓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语本《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征。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元·关汉卿《陈母教子》3折:“你孝顺似那~。”△褒义。多用于子女孝顺父母。


【典源】 《世说新语·德行》“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条注引 《晋阳秋》曰:“方盛寒冰冻,母欲生鱼,祥解衣将剖冰求之,会有处冰小解,鱼出。”《记纂渊海》卷二引《孝子传》曰:“王祥事继母至孝,母疾思食鱼,时冬月、冰坚不可得。祥解衣卧冰上,少时冰开,双鲤跃出。”《晋书·王祥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晋代王祥为人孝谨,母亲去世,后母朱氏讨厌他,常说他的坏话,而王祥孝敬后母如常。隆冬河结冰,已无法下网捕鱼,后母忽然要吃活鱼,让王祥去捉。王祥解衣卧于冰上,不一会冰开,有双鲤游出,人们认为孝心感动了上天。

【释义】 后以此典称人孝敬父母。

【典形】 冰鲤、冰鱼、赤鲤供慈母、奉母求鱼、王祥卧冰、王祥之孝。

【示例】

〔冰鲤〕 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冰鱼〕 宋·范成大《太宜人程氏挽词》:“风木真无定,冰鱼已不尝。”

〔赤鲤供慈母〕 明·徐渭《白云遥祝为韬仲赋》:“难将赤鲤供慈母,悔着青衫谒圣君。”

〔奉母求鱼〕 元·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子怕那奉母求鱼孝王祥,卧死在冬凌上。”

〔王祥卧冰〕 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王祥卧冰标写在史书中,丁兰刻木图画在丹青上。”

〔王祥之孝〕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爱亲有王祥之孝,同气有姜肱之睦。”


【词语王祥卧冰】  成语:王祥卧冰汉语词典:王祥卧冰

猜你喜欢

  • 仅识之无

    同“略识之无”。《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词语仅识之无】  成语:仅识之无汉语大词典:仅识之无

  •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礼记.中庸》十三:“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宋.朱熹注:“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道:方法。意谓用那人整治别人的办法,反过来对付他本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况这

  • 有始无终

    事情开了头而不能贯彻到底。《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并列 有开始没有收尾。汉·扬雄《法言·法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

  • 蚁术

    同“蛾术”。唐李峤《授崔挹成均司业制》:“虎门齿胄,蚁术横经。”【词语蚁术】   汉语大词典:蚁术

  • 淳于窃笑

    《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齐)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骃。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

  • 三日新妇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出身将门,善骑射,齐末依附萧衍(后来的梁武帝),被荐为竟陵(今湖北天门西北)太守,协助萧衍夺取政权。官至侍中、中卫将军。景宗生活奢侈,妓妾

  • 璧田

    《春秋.桓公元年》:“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后因以“璧田”喻指良田美地。唐李商隐《为濮阳公陈许谢上表》:“惟彼璧田,实联鼎邑;古之近甸,今也雄藩。”【词语璧田】   汉语大词典:璧田

  • 金籍

    同“金闺籍”。唐温庭筠《酬友人》:“宁复思金籍,独此卧烟林。”明沈琼莲《送弟溥试春官》诗:“年年望汝登金籍,用补山龙上衮衣。”【词语金籍】   汉语大词典:金籍

  • 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恺悌( ㄎㄞˇ ㄊㄧˋ kǎi tì ):和善,可亲。君子:指君王。 和善可亲的君主,是老百姓的父母亲。 古时颂扬君主之辞。语出《诗.大雅.泂酌》:“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岂弟:“恺悌”的古写

  • 痛哭秦庭

    同“哭秦庭”。清宋琬《送别鲁壁山将军》诗:“将军当年拥汉节,痛哭秦庭眼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