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蠋系树

王蠋系树

史记.田单列传》:“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环画邑三十里无入’,以蠋之故。已而使人谓蠋曰:‘齐人多高子之义,吾以子为将,封子万家。’蠋固谢(坚决拒绝)。燕人曰:‘子不听,吾引三军而屠画邑。’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与其生而无义,固不如烹。’遂经(经,系)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音dòu,颈)而死。齐亡大夫闻之,曰;‘王蠋布衣也,义不北面于燕(北面,称臣,臣服),况在位食禄者乎?’乃相聚如(往,到)莒,求诸子,立为襄王。”蠋,音zhù。

公元前二八四年,燕昭王派上将军乐毅率军伐齐,燕军长驱直入,连下齐城,直逼齐都临淄。齐湣王率臣逃窜,临淄遂被攻破。燕军攻占安平后,乐毅分兵略地,到达画邑,听说邑中人王蠋久负贤德盛名,于是下令环城三十里,不许入犯。然后派人以威逼的手段,企图招降王蠋。王不为恫吓与利诱所屈,慷慨陈词,然后把脖颈系在树上,举身一奋,绝颈而死。

旧常以“王蠋系树”的典故,比喻以死殉国的忠烈行为。《三国志.蜀书.谯周传》:(后)“桓温平蜀,表荐周孙秀,曰:‘臣思宣大化,访诸故老,搜扬潜逸,庶武罗(后羿的大臣)于羿、浞之墟,想王蠋于亡齐之境。’”《晋书.陈敏传》:“王蠋匹夫,志不可屈;于期慕义,陨首燕庭。”


猜你喜欢

  • 鱼须

    《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后因以“鱼须”代称笏,或借指在朝做官。唐皮日休《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马足歇从残漏外,鱼须抛在乱书中。”明王志坚《表异

  • 枝栖

    源见“鹪鹩一枝”。喻托身之地。《花月痕》十一回:“慈母手谕痴珠,令在外暂觅枝栖。”【词语枝栖】   汉语大词典:枝栖

  • 伏青蒲

    《汉书.史丹传》:“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适长立……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

  • 邯郸梦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八三三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于邯郸客店中遇道者吕翁。生自叹穷困,翁乃援之枕,使入梦。生梦中历尽富贵荣华。及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枕中记》是唐沈既济撰写的一篇传奇故事

  • 彦伦鹤怨

    源见“北山移文”。指隐士改节出仕,招致鄙嘲。周颙,字彦伦。唐李瀚《蒙求》:“稚珪蛙鸣,彦伦鹤怨。”

  • 捧心人

    源见“东施效颦”。喻指拙劣的模仿者。唐柳宗元《重赠》诗:“世上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 三献

    同“三献玉”。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十四:“岂无济时策,君门乏良媒。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词语三献】   汉语大词典:三献

  • 隅反

    源见“举一反三”。指类推,举一端即知其余。清张之洞《读古人文集》:“此类甚多,可以隅反。”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炙輠录》之说、歌、行、引,或得其理,推而准之,可以隅反。”【词语隅反】   汉语

  • 唾井无理

    参见:不唾井

  • 不贪宝

    同“不贪为宝”。宋苏轼《梦中作寄朱行中》诗:“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