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用武之地

用武之地

适宜打仗的地方。指战略要地。姚襄(331-357年),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首领姚弋仲之子。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八年(公元352年),父死之后降东晋,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为晋将殷浩所不容,次年起兵反晋北上,从洛阳入关中,后为前秦苻坚所杀。姚襄反晋之后,据许昌,北攻洛阳,逾月未克。长吏王亮劝他说:“你英才盖世,士众都想为你效力卖命,千万不可为了这一座孤城损害你的威望,又使士众疲劳啊。”姚襄说:“洛阳虽是个小地方,但山河环绕,易守难攻,是个施展兵力的好地方。我想先占据洛阳,然后创立大业。”

【出典】:

晋书》卷116《姚襄载记》2963页:“襄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吾欲先据洛阳,然后开建大业。”

【例句】:

新五代史·杂传·李周传》:“邯郸用武之地,今世道未平,汝当从军旅以兴吾门。” 冰心《两个家庭》:“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将来就有用武之地,也不能做个大英雄,岂不是自暴自弃。”


偏正 适合打仗的地方。《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也指施展武艺或才能的场所。冰心《两个家庭》:“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将来就有~,也不能做个大英雄,岂不是自暴自弃。”△褒义。多用于说明施展才干的时机和客观条件。 →大展鸿图 ↔英雄无用武之地


【词语用武之地】  成语:用武之地汉语词典:用武之地

猜你喜欢

  • 丽藻春葩

    唐 冯贽《云仙杂记.粲花》:“李白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时号李白粲花之论。”后以“丽藻春葩”比喻美妙的言谈。闻一多《红烛.李白之死》:“如同这样,李白那煎心烙肺的愁焰,也便烧得他那

  • 司马题门

    参见:题柱

  • 吾过何由鲜

    《北齐书.崔悛传》附《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于何闻过,言不能所到善意中肯的批评。北朝齐崔瞻与好友

  • 赏音人

    源见“伯牙鼓琴”。指心心相印的知己。宋黄庭坚《玉芝园》诗:“爱君雷氏琴,汤汤发朱弦。但恨赏音人,太半随逝川。”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北堂书钞》卷六十五引《晋傅玄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比喻说人经常接触什么。将会受到影响。后因用指人的品行将因环境影响而发

  • 尺素

    同“尺鲤”。《周书.王褒传》:“犹冀苍雁赪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俱寄相思。”【词语尺素】   汉语大词典:尺素

  • 民不堪命

    不堪:受不了。命:政令,法令。 人民忍受不了暴虐的政令。语出《左传.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韦昭注:“言民不堪暴

  • 千薪积

    源见“后来居上”。喻指众多的新进之士后来居上。宋苏轼《次前韵送程六表弟》:“青衫莫厌百僚底,白首上有千薪积。”

  • 房杜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长于段,而玄龄善谋相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唐太宗时,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共掌朝政,房氏善谋

  • 不辨菽麦

    菽(shū),豆类的总称。不辨菽麦,比喻愚昧无知,缺乏起码的常识。公元前573年,晋国大臣栾书、中行偃以晋厉公暴虐无道,发动政变,杀死晋厉公。为了拥立新君,他们派荀莹、士鲂到洛阳将晋襄公少子桓叔的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