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直须还他第一

直须还他第一

太平广记》卷二〇一载:唐沈佺期以工诗著称,燕国公张说(音yuè)尝谓之曰:“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

张说语意是说,沈佺期的诗写得极好,旁人不能胜过他,只能以他为第一。后因用为赞人文才出众,压倒一切。

清.赵执信有一首标题很长的诗为《韬光庵金莲池上,茅屋三楹,远见江海,下尽西湖,杭城浮动其中,极旷奥之趣。余醉后独往得之,倚酒大书曰:“直须还他第一。”既而成二十韵,因留别诸子》诗,其中即用此典。


猜你喜欢

  • 更仆数

    源见“更仆难数”。谓计算。《明史.忠义传叙》:“仁、宣以降,重熙累洽,垂二百余载,中间如交阯之征,土木之变,宸濠之叛,以暨神、熹两朝,边陲多故,沉身殉难者,未易更仆数。”【词语更仆数】   汉语大词典

  • 风树之悲

    同“风木之悲”。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二》:“临朝端默,过隙之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见“风树之感”。《续传灯录二·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之思弥轸;垂拱岩廊,~愈切。”【词语风树之悲】

  • 不过虎溪

    源见“虎溪相送”。形容高僧深居尘外,精修佛法。唐王维《能禅师碑》:“禅师子牟之心,敢望凤阙;远公之足,不过虎溪。”

  • 爨底劳薪

    同“爨下劳薪”。清赵翼《杨桐山招饮肴馔极精赋赠》诗:“爨底劳薪虽识味,家常那得此精好。”

  • 三吐三握

    同“吐哺握发”。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七》:“周公流言东征,《诗》不颂其多才多艺之敏,三吐三握之周。”并列 求贤殷切。语本《史记·鲁世家》载:“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

  • 一片冰心

    源见“玉壶冰”。指高洁之心。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偏正 心灵纯洁,性情恬淡,不慕名利。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在玉壶。”△褒义。多用于

  • 陈恒弑君

    《春秋.哀公十四年》:“齐人弑其君壬(齐简公)于舒州。”按,齐君无道,大臣陈恒出于被迫将其弑除,因此《春秋》只书“齐人”;但《左传》则书“齐陈恒弑其君”。后因以“陈恒弑君”为代人受过之典。清孔尚任《桃

  • 贻厥孙谋

    源见“诒燕”。谓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三国志.董允传》:“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九年,卒。”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

  • 名纸毛生

    源见“祢衡怀刺”。比喻长时间求谒而不得见。唐 刘鲁风《江西投谒所知为典客所阻因赋》诗:“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毛生不肯通。”【词语名纸毛生】  成语:名纸毛生汉语大词典:名纸毛生

  • 还东山

    源见“东山再起”。谢安曾辞官隐居会稽 东山。因以“还东山”泛指退隐。南朝 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偶与张 邴合,久欲还东山。”【词语还东山】   汉语大词典: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