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真讲官

真讲官

明代文震孟(1574-1636年),字文起,吴县人。文征明曾孙。天启殿试第一,授修撰。因触忤魏忠贤被廷杖80,贬秩调外,后不赴调而归,削职为民。崇祯元年召为侍读,改左中允,充日讲官。擢升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政。因与温体仁不协,被劾落职,归家半年而卒。震孟任日讲官时在讲习上最为严肃端正,并且不失时机地规讽皇帝。有一次思宗听讲时把脚放在膝盖上,正值震孟讲《五子之歌》,当讲到“为人上者,奈何不敬”这句话的时候,震孟就很严肃地盯着思宗的脚。思宗便用袍袖把脚遮掩起来慢慢地放下去了。当时大家都称震孟为“真讲官”。

【出典】:

明史》卷251《文震孟传》6497页:“震孟在讲筵,最严正。时大臣数逮系,震孟讲《鲁论》‘君使臣以礼’一章,反复规讽,帝即降旨出尚书乔允升、侍郎胡世赏于狱。帝尝足加于膝,适讲《五子之歌》,至‘为人上者,奈何不敬’,以目视帝足。帝即袖掩之,徐为引下。时称‘真讲官’。”


猜你喜欢

  • 投袂而起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投袂(mèi):投,挥动;袂,袖子。“投袂而起”,意谓振衣袖而起。形容决心奋起逐敌,义无反顾。章炳麟《代拟大元

  • 成一家言

    学问自成一个体系或派别。语本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

  • 射日

    源见“羿射九日”。借指攻克顽敌。明夏完淳《大哀赋》:“既追风而西捷,遂射日以南侵。”陈毅《卫岗初战》:“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词语射日】   汉语大词典:射日

  • 察秋毫之末者,不见太山之形;听五音之和者,不闻雷霆之声

    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末:尖端。太山:即泰山。五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即宫、商、角、徵、羽。后泛指音乐。 有明察秋毫的目力却看不见泰山;有调和五音的听力却听不见雷声。 表示人为某种

  • 杜康造酒

    《尚书.酒诰》:“酒之所兴,肇之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出,不由奇方。”酒的兴起,可追溯到上古伏羲氏,古代造酒人有人说是狄仪,又说是杜康。据传说,杜康为

  • 种花满县

    同“花县”。宋辛弃疾《婆罗门引.答傅先之》词:“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

  • 高阳伴侣

    源见“高阳酒徒”。指酒友。宋方千里《宴清都》词:“行人又落天涯,但怅望、高阳伴侣。”

  • 高悬月旦

    源见“汝南月旦”。借指主持选拔人才的考试。因负责品评试卷等次,故称。《儒林外史》二回:“累年蹭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词语高悬月旦】  成语:高悬月旦汉语大词典:高悬月旦

  • 盖酱

    同“覆酱瓿”。唐颜真卿《文殊帖》:“近作一《文殊师利菩萨碑》,但欲发扬主上圣意,盖不近文律耳。今奉呈,充盖酱之用,可乎?”【词语盖酱】   汉语大词典:盖酱

  • 桐乡葬

    参见:桐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