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矛盾

矛盾

源见“自相矛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唐刘知幾《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矛”,是古代的一种主要的兵器,首为铜或铁制的尖刺刀,安以木质长柄。“盾”,是抵挡刀、箭等的盾牌,是一种金属制成的武器。战士往往一手持盾,一手持矛或刀上战场。

古时,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卖矛和盾。他夸耀自己的 “矛”说:“无论怎样坚硬的东西,它都可以戳穿! ”他又夸耀自己的 “盾”说:“无论怎样锐利的兵器,都不能将它戳穿! ”此时,围观者中有一人问道: “用你这矛去戳你那盾,是能戳穿还是不能戳穿呢?”卖者被问得哑口无言,无话可答。后人便用 “矛盾”来表示言语行为互相抵触、互不相容的意思。

这个故事见于 《韩非子·难一》。


【词语矛盾】   汉语词典:矛盾

猜你喜欢

  • 鲁褒钱神

    《晋书.隐逸.鲁褒传》:“鲁褒字元道,南阳人也。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元康之后,纲纪大坏,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晋鲁褒,南阳人。因忿当时世风败坏,官吏贪婪,归隐著《钱神论》以

  • 断尾雄鸡

    源见“雄鸡自断尾”。因畏祸而自甘无用的典故。宋苏轼《僧爽白鸡》诗:“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见“雄鸡断尾”。【词语断尾雄鸡】  成语:断尾雄鸡汉语大词典:断尾雄鸡

  • 奔天素女

    同“奔月女”。清 丘逢甲《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诗之十:“奔天素女月华冷,话海麻姑霜鬓多。”

  • 乘槎云汉

    同“乘槎河汉”。唐沈佺期《陪幸太平公主南庄》诗:“今朝扈跸平阳馆,不羡乘槎云汉边。”

  • 洛下同盟

    源见“洛阳耆英会”。泛指会集一起彼此相知的老年朋友。宋刘克庄《念奴娇.六和》词:“捡点洛下同盟,萧疏甚,白发戴花人几?”

  • 艰鲜

    《书.益稷》:“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孔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稷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鳖,使民鲜食之。”后因以“艰鲜”为食物匮乏之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财用殚匮,民食艰鲜。”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旧时认为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语出《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 犬马有盖帷

    《礼记.檀弓下》:“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孔子让子贡用旧车盖把死了的狗裹起埋掉,使尸骸不暴露,这也是儒家“仁”的表现。唐.柳宗元《掩役夫

  • 鷃鹏

    源见“榆枋之见”。比喻人们志趣、识见不同。元钱选《山居图卷》诗:“鷃鹏俱有意,兰艾不同根。”

  • 胶折

    源见“折胶”。指秋高气爽宜于行军之时。唐虞世南《从军行》之一:“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敢因胶折之候,辄为鸟举之谋。”【词语胶折】   汉语大词典:胶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