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谓极坚之物,磨也磨不薄;极白之物,染也染不黑。比喻操守坚贞,不受环境影响,经得起考验。明李贽《史纲评要.唐中宗皇帝纪》:“如狄公者,真所谓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儿女英雄传》二五回:“其实信得及他这朵妙法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个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光景。”


其他 磷,薄。涅,染黑。怎么磨也磨不薄,怎么染也染不黑。比喻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因不良环境或外力的影响而变质的。语出《论语·阳货》:“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儿女英雄传》25回:“其实信得及他这朵妙法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真有个~的光景。”△褒义。多用于比喻人的品格方面。→出污泥而不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作“磨不磷,涅不缁”、“磨而不磷”。


最硬之物不会磨薄,最白之物不会被染黑,这种情况便称为“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君子不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言行。

“磷”,在此读去声,义为 “薄”。 《集韵》: “又,良忍切,音吝。薄石也。”引申有 “薄”义。

“涅”,染黑。《论语·阳货》: “不曰白乎? 涅而不缁。”何晏集解: “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

“缁”,黑色。

此语见于 《论语·阳货》。

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佛肸 ( bì xī) ,有次召见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 “从前我听您说过: ‘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以中牟据点叛乱,您却想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 “是的,我曾讲过这样的话。但是,我不也曾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吗 ( 磨而不磷) ? 不也曾说过最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 ( 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系而不食?”———我难道是个苦葫芦么? 怎能只吊着而不给人吃呢?

匏瓜在古代有苦、甘两种,味苦的不能吃。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一语,后世便用以比喻君子的品质是不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的。


【词语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成语: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汉语词典: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猜你喜欢

  • 金谷堕楼人

    《晋书.石崇传》载:晋石崇有爱妾绿珠,赵王 伦党羽孙秀仗势欲夺,石崇不肯,孙秀借故逮捕石崇。石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说罢由金谷楼跳楼而死。后以“金谷堕楼人”咏叹美人

  • 德之不建,民之无援

    德行不建立,百姓就不会救援。 表示失道寡助。语出《左传.文公五年》:“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后汉书.逸民传.陈留老父》:“陈留

  • 聊城射书才

    源见“一箭下聊城”。指高超的才智。清 杨潮观《鲁仲连单鞭蹈海》:“俺展不出聊城下射书才,枉说我纷能解,难能排。”

  • 国没成湖

    《艺文类聚》卷九引《淮南子》:“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昔有老妪,常行仁义。有两书生过之,谓曰:‘此国当没为湖。视东城门阃有血,便走上山,勿反顾也。’自尔,此妪数往视门阃。吏问之,妪对如其言。暮,

  • 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少少许:很少。许,约略估计的数量。多多许:极多。 极言以少胜多。语本《世说新语.赏鉴》:“简文道王怀祖才既不长,于荣利又不淡,直以真率少许,便足对人多多许。”后常引作〔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宋.罗志仁

  • 挂笏看山

    同“拄笏看山”。清袁枚《寄寅和斋榷使》:“明公以五十之年,掌牢盆之任,天恩优渥,地界繁华,正宜挂笏看山,从容敷政,而何乃自苦如此?”

  • 三缄其口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后因指言语谨慎,少说或不说话。苏曼殊《与某公书》:“区子固非离

  • 沽哉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以“沽之哉”之语,表示待价而沽(买)的主张。后引用“沽哉”喻指应等待知遇或自叹怀才不遇。

  • 掷地

    同“掷地金声”。唐羊士谔《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诗:“掷地好词凌彩笔,浣花春水腻鱼笺。”【词语掷地】   汉语大词典:掷地

  • 坐井蛙

    同“井蛙”。宋苏轼《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词语坐井蛙】   汉语大词典:坐井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