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禹服

禹服

《书.仲虺之诰》:“表正万邦,缵旧服。”孔传:“继之功,统其故服。”服,王畿以外的疆土。后用以称中国九州之地。唐王维《兵部起请露布文》:“亿兆广封之时,郡县加服之外,而犬戎小丑,蜗角偷安,动摇远边。”


【词语禹服】   汉语词典:禹服

猜你喜欢

  • 山亏一篑

    同“功亏一篑”。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井掘九仞,犹为弃井;山亏一篑,遂无成功。”主谓 比喻功败垂成。语本《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井掘九仞,犹为弃井;~,遂无成

  • 握火

    同“怀火”。宋刘筠《与客启明》诗:“垂天借偷《齐谐志》,握火寻盟《越绝书》。”

  • 舟中琴

    《世说新语.任诞》:“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下。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

  • 长平坑赵

    指战国后期秦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败赵国并坑死被俘赵兵四十多万的事。比喻战败遭屠杀;战争残酷。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秦国包围韩国上党(今山西长治北),上党郡守冯亭以地献于赵国,引起秦国与

  • 擢发罪不胜

    同“擢发难数”。明许自昌《水浒记.效款》:“大名远播素钦承,轻干阃禁,擢发罪不胜。”

  • 兼权尚计

    《荀子.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是则常不失陷矣。”后以“兼权尚计”谓全面权衡,深思熟虑。宋曾巩《〈陈书〉目录序》:“然而兼权尚计,明于任使,恭俭忧人,则其始之所以兴;惑于邪臣,溺

  • 桑土之谋

    源见“未雨绸缪”。喻防患于未然的谋划。《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金汤之策。”见“桑土绸缪”。《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有事则议金汤之策。”【词语桑土之谋】

  • 骥尾

    源见“蝇附骥尾”。喻追随先辈、名人之后。亦常用为自谦的套语。明王玉峰《焚香记.赴试》:“若二位高才,必当首擢,既蒙提挈,愿为骥尾。”【词语骥尾】   汉语大词典:骥尾

  • 移带眼

    源见“沈约瘦”。移动衣带上的孔眼,表示身体日瘦。宋杨亿《小园秋夕》诗:“已是秋来移带眼,可堪玄鬓有霜华。”

  •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亦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刘绍棠《花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