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穷愁著书

穷愁著书

指司马迁撰写《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最后的评语说:虞卿是在穷困愁苦时著书立说的。后以此典比喻穷困潦倒而致力于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虞卿,虞氏,名失传,战国时人。因进说赵孝成王,被任为上卿,称为虞卿。主张以赵国为主,合纵南北各国,联合抗秦。秦、赵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之战前,建议联合楚国、魏国,迫使秦国讲和。后又反对割地给秦。虞卿因为要救魏齐的缘故,不看重万户侯卿相官爵,和魏齐从偏僻小路逃跑,终于离开赵国,来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处境窘迫。魏齐自杀以后,虞卿郁郁不得志,就著书立说,上从《春秋》里搜集,下从现实中观察,写成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等,一共八篇。以分析评论国家大事之经验教训,流传于世,称为《虞氏春秋》。太史公说:“然而虞卿若不是穷困愁苦,也不能著书立说,以自我显现流传于后代。”此典又作“虞卿著书”、“虞卿著春秋”、“著穷愁”、“孤愤虞卿”。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75、2376页:“虞卿即以魏齐之故(魏齐原是魏相,曾毒打过范雎。后范雎任秦相,依仗秦国强大,向魏国索要魏齐。魏齐逃躲赵国平原君赵胜家。秦王又向赵王索要,赵王包围平原君赵胜家,要捕魏齐,魏齐逃见虞卿,虞卿弃相印,和魏齐投奔信陵君魏无忌,不见,魏齐羞愤自杀,虞卿被困大梁),不重万户侯(封邑民户万户以上侯爵)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偏僻小路逃走),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编年体春秋史,相传是孔丘据鲁国史官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已失。清·马国翰有《虞氏春秋》一卷。)”“太史公曰:‘然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

【例句】:

唐·韩愈《李员外寄纸笔》:“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之二:“王湛时须看周易,虞卿未敢著春秋。” 金·元好问《放言》:“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 清·王摅《读侯掌亭遗集感赋》:“姓名梅尉佯狂变,孤愤虞卿著述消。” 王摅《和清风店雪后题壁》:“何以穷愁著书客,独抱一编扬子宅。”


偏正 穷困愁烦时,著书自遣。语本《史记·平原君虞卿传赞》:“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例]“文革”中,林先生受到迫害,可他~,十年之后,成果颇丰。△用于比喻在逆境中做出成就。


【典源】《史记·虞卿列传》:“虞卿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于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春秋》。”“太史公曰:‘虞卿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云。’”

【今译】 战国时虞卿为赵国上卿,为救魏齐,放弃卿位,与魏齐一同出奔到魏国。后在魏国穷困不得意,于是著书,上采孔子《春秋》,下观当代政事,共著述八篇,评论各国得失,世传他的书称为《虞氏春秋》。司马迁说:“虞卿如果不是穷困愁闷,也不会著书留于后世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穷困学人从事著述。

【典形】 孤愤虞卿、穷愁著书、虞卿著春秋、虞卿著书、著穷愁、穷愁厚虞卿、厌穷愁。

【示例】

〔孤愤虞卿〕 清·王摅《读侯掌亭遗集感赋》:“姓名梅尉佯狂变,孤愤虞卿著述消。”

〔穷愁著书〕 清·王摅《和清风店雪后题壁》:“何以穷愁著书客,独抱一编扬子宅。”

〔虞卿著春秋〕 宋·陈与义《元方用韵见寄》之二:“王湛时须看周易,虞卿未敢著春秋。”

〔虞卿著书〕 唐·韩愈《李员外寄纸笔》:“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著穷愁〕 金·元好问《放言》:“韩非死孤愤,虞卿著穷愁。”


猜你喜欢

  •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指秋季。秋有三月,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故称三秋。桂子:桂花。 形容杭州西湖湖山景物之美。语出宋.柳永《望海潮》:“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

  • 水仙

    唐司马承祯《天隐子.神解八》:“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后因以“水仙”谓水中之仙,亦称美女。宋徐积《堪画看》词:“深浪里,乱云边,只有逍遥是水仙。”宋苏轼《浣溪沙.赠闾丘朝仪时还徐州》词

  • 天矫

    舒展屈折的意思,也作“夭桥”。《文选.郭璞.江赋》:“吸翠霞而夭矫。”李善注:“夭矫,自得之貌。”人在疲倦时,频伸则感觉快适,与自得之义略同。

  • 存而勿论

    见“存而不论”。

  • 五羖羊皮

    羖(gǔ古):黑色的公羊。此典指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将被俘的百里奚赎回,委任重用。后以此典形容君王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或比喻未得到机遇的贤士。百里奚,一作百里傒。一说百氏,字里,名奚。少时贫困

  • 炊黍期张

    源见“范张鸡黍”。谓好友约期相访。唐李端《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诗:“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

  • 和氏场

    《韩非子.和氏》:“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和氏场为楚人卞和得玉之场地。和得玉璞于楚山,先献楚厉王,厉王让玉人鉴别,说是石头,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脚;后楚武王继位,又献玉璞于

  • 生刍驰吊

    同“生刍致祭”。傅尃《题陈母沈太君行述寄慰巢南》诗:“惭愧生刍驰吊晚,江南春草又离离。”

  • 楚骚仆

    源见“奴仆命骚”。形容才华出众,诗文华美。宋陈与义《偶成古调十六韵》:“优为吴诗父,雅命楚骚仆。”

  • 许史

    源见“金张许史”。借指权贵。北周王褒《长安道》诗:“喧喧许 史座,钟鸣宾未穷。”【词语许史】   汉语大词典: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