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窥墙

窥墙

源见“东墙窥宋”。指女子对男子的爱慕。清李渔《蜃中楼.双订》:“我前日在书本上面看见那潘安掷果、宋玉窥墙的故事,甚是疑心,难道人间世上,就有这样标致的男子。”亦泛指对人或美好事物的倾心。清赵翼《寓斋老桂四株余到日正放花喜作》诗:“老夫也自忘衰丑,只道窥墙为玉来。”


窥墙”是关于为学的语典。意指老师的学问高深,弟子门人难以登堂入室,颜苦孔卓,难进其门。

为什么说是 “窥墙”呢?

论语·子张》: “夫子之墙数仞 ( rèn) ,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原来句中以比喻之法,把孔子的道德学问比作高墙内之物,一般人连门也不知道在哪里。进不了门,也就不见“宗庙”之美、“百宫”之富了,那就更谈不上登堂、入室而受真传了。由此,后世遂有 “窥墙”之说,主要是赞颂老师博大精深的学问。

武汉大学已故著名经学家黄焯先生,书房内挂有弟子门人书赠的诗幅:

头白心丹气亦张,躬承家学继章黄。

嗟予生晚徒瞻仰,咫尺难窥数仞墙。

此七言绝句即用此典。

诗句中的 “章黄”,指近代两位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二位先生为师生关系,“章黄学派”创始人。黄焯先生系黄侃先生堂侄,入室弟子。

或谓 “窥墙”犹 “窥宋”,然少见用例。


【词语窥墙】   汉语词典:窥墙

猜你喜欢

  • 帱载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后因以“帱载”指天地之德。清林则徐《念奏巡阅澳门情形折》:“臣等沿途察看,不但华民扶老携幼,夹道欢呼,即夷人亦皆叠背摩肩,奔趋恐后,恬熙景象

  • 玉鸡川

    《宋书.符瑞志上》:“〔汉〕昭灵后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刻曰:‘玉英,吞此者王。’昭灵后取而吞之。又寝于大泽,梦与神遇……遂有身而生季,是为高帝。”后因以“玉鸡川”称洛水,转指皇城之护城河。唐宗楚客

  • 跪履

    源见“圯桥进履”。表示向长者虔诚求教。唐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诗:“刘济愿跪履,田兴请建筹。”宋苏轼《和陶渊明读山海经》之十一:“素书在黄石,岂敢辞跪履?”【词语跪履】   汉语大词典:跪履

  • 曝腮

    同“曝鳃”。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词语曝腮】   汉语大词典:曝腮

  • 饮羽石梁

    《文选》卷三一鲍照(明远)《拟古三首》其一“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下唐.李善注引《阚子》:“宋景公使工人为弓,九年乃成。公曰:‘何其迟也?’工人对曰:‘臣不复见君矣。臣之精尽于此弓矣。’献弓而归,三

  • 凤巢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服斋于中宫,坐于玄扈洛上,乃有大鸟……或止帝之东园,或巢阿阁。”玄扈,山名。黄帝时,有大鸟(凤凰)巢于阿阁。上面所引《帝王世纪》文见《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唐.李商隐《赠刘

  • 鹏化四溟

    同“鲲化”。唐 伊璠《及第后寄梁烛处士》诗:“鹏化四溟归碧落,鹤栖三岛接青霞。”

  • 屣倒

    源见“倒屣迎宾”。形容热情迎客。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羊 求到,且匆匆屣倒。”

  • 悬疣

    同“悬疣附赘”。宋陆游《秋兴》诗:“此世极知同逆旅,吾身亦自是悬疣。”【词语悬疣】   汉语大词典:悬疣

  • 彭铿夭

    同“彭殇”。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生同胥靡遗,寿等彭铿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