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帛

竹帛

竹简和白绢,古代供书写之用。此典指汉景帝颁发诏书,认为汉文帝的功德可以书写竹简和白绢,载入史册。汉景帝(前188——前141年),姓刘名启,是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刘恒于后元七年(前157年)病死,刘启继位,为汉景帝。汉景帝元年(前156年)颁发诏书说:“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关卡桥梁,连边远地区也不例外。他废除诽谤治罪之法律,废除肉刑,赏赐长老,抚恤孤独,养育众生。他节制嗜好,不受贡礼,不谋私利。处治罪人时,不株连其家属,不枉杀无罪之人,他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把绝人后代之事看得很重要。我不聪明,不能全部认识他的德政。这些都是上古的圣王比不上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圣德可比天地,恩惠施加四海,普天之下无不得到他的好处。孝文皇帝像日月一样光明,而祭祀时却没有相称之歌舞,我感到非常不安,应当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以显扬他的美德。然后祖宗的功德能够载入史册,流传万代,永垂不朽”。后用此典常称载入“史册”。

【出典】:

史记》卷10《孝文本纪》436页:“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指汉文帝废除禁止百姓自由出入关隘法令),不异远方。除诽谤(废除批评治罪),去肉刑(去掉肉体刑罚),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nú奴,妻儿),不诛无罪。除宫刑(残害男子生殖器,破坏妇女生殖机能),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móu谋,相等)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汉景帝参照高祖刘邦《武德》舞所编制一种乐舞,颂扬汉文帝功德)之舞,以明休德(美德)。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yì亦,延及)于万世,永永无穷。”

【例句】:

汉·班固《汉书·苏武传》:“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虽圣明必书功于竹帛,流音于管弦。”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文选·陆机〈长歌行〉》:“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 唐·刘知几《思慎赋》:“思擅宠于邦家,誓传名于竹帛。”


【词语竹帛】   汉语词典:竹帛

猜你喜欢

  • 龙潜

    源见“潜龙”。又《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指阳气潜藏,龙蛇蛰伏。晋葛洪《抱朴子.吴失》:“七政告凶,陵谷易所。殷雷輷磕于龙潜之月,凝霜肃杀乎朱明之运。”按,龙潜之月,指冬季的月份。亦指帝王未

  • 负手之歌

    源见“夫子梦奠”。指临终前的咏歌。南朝 宋慧琳《新安寺释玄运法师诔》:“启训之缘有限,负手之歌会终。”【词语负手之歌】  成语:负手之歌汉语大词典:负手之歌

  • 泣垂钓

    同“泣前鱼”。南朝 梁何逊《春夕早泊和刘咨议》诗:“娈童泣垂钓,妖姬哭荡舟。”

  • 江郎锦

    源见“残锦”。喻指富丽的文采或诗文。清祁寯藻《春草吟》:“明知不是江郎锦,拉杂摧烧亦可悲。”

  • 汉主冠

    《汉书.高帝纪上》:“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东汉.应劭注:“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薛,鲁国县也,有作冠师,故往治之。”汉.刘邦为亭长

  • 玉台挂宝镜

    源见“镜台自献”。谓求婚聘礼。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诗:“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

  • 卖饼孙

    《后汉书.赵岐传》:“以廉直疾恶见惮……乃为遣令敕兄子曰:‘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岐遂逃难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历。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时安丘孙

  • 持螯手

    源见“持螯把酒”。指善饮者。宋方岳《满江红.九日冶城楼》词:“江欲釂,谈天口,秋何负,持螯手。”明高启《九日与客登虎丘至夕放舟过天平山》诗:“他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 望尘不及

    《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也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颜回问老师孔子说:“您慢走,我也慢走;您快走,我也快走;您奔驰,我也奔驰;您要飞快奔而不见尘

  • 甑中生尘

    源见“甑尘釜鱼”。形容贫穷无食。金元好问《送高信卿》诗:“今年移家入城市,甑中生尘釜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