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筑中置铅

筑中置铅

筑(zhú竹):古击弦乐器。此典指高渐离把铅块暗藏在筑弦乐器中,利用进见时机,击打秦始皇。比喻抗击强暴的壮烈行为。高渐离,战国末年燕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人。擅长敲击筑弦乐器。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即秦始皇),高渐离到易水(今河北省西部)送行,他敲击筑弦乐器,荆轲和歌。秦朝建立后,高渐离改变姓名给人家当酒保佣工,隐藏在宋子(今河北赵县北)工作。高渐离心想长此下去,这样畏首畏尾隐居在贫贱环境中,没有个到头的时候,便退下来,拿出他行李箱子里的筑弦乐器和好衣服,改装整容去到堂上。满座的宾客都吃惊地看着他,走下座位来跟他平等行礼,尊为上宾,让他敲击筑弦乐器唱歌,客人们听了,没有一个不感动得流泪而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款待他,给秦始皇知道了。秦始皇召令他进见,有人认识他,便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珍惜他会敲击筑弦乐器,赦免他死罪,便把他眼睛弄瞎,让他敲击筑弦乐器,没有一次不称赞的。秦始皇逐渐接近他,高渐离便将铅块塞进筑弦乐器中,等到再有机会进见并靠近的时候,便举起筑弦乐器扑去击打秦始皇,没有打中。秦始皇终于杀死高渐离,一辈子再也不接近以前六国的人了。此典又作“高奋”、“秦廷筑”、“铅筑”。

【出典】:

史记》卷86《刺客列传·高渐离》2536、2537页:“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通“佣”)保(佣人),匿(nì泥,隐藏)作于宋子。”“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行李箱笼)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平等礼节),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款待)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huò和,瞎)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逐渐)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pū仆,撞打)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例句】:

晋·潘岳《西征赋》:“筑声厉而高奋,狙潜铅以脱膑。” 唐·李白《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清·王夫之《广遣兴》:“井底史留坑外字,秦廷筑和雍门琴。” 清·程先贞《有感呈卢南村先生》:“一朝双目矐,铅筑谢既朽。”


【典源】《史记·刺客列传》:“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座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huo) 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今译】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称号为皇帝,驱逐太子丹、荆轲的客人,他们全都逃亡。高渐离改换姓名逃奔到宋子,为人作洒傭。后来主人家饮宴击筑,高渐离听后指出其好与不好之处,主人见他知音,召他击筑,高渐离考虑长久隐匿不是办法,于是取筑更衣,恢复了旧日的面目。客人们与他平等行礼,待为上客,他击筑而歌,客人们皆感动流泪。宋子地方官待为宾客,并报告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他,有认识他的人,说:“这是高渐离。”始皇爱惜他善于击筑,赦免了他,只弄瞎了他的眼,让他击筑,对他十分欣赏,渐渐得到始皇的亲信。高渐离暗中将铅条放在筑里,用筑掷打秦始皇,没有击中。始皇将高渐离处死,终身不敢再接近六国诸侯的旧人。参见〖击筑悲歌〗。

【释义】 后以此典指抗击强暴的义烈行为。

【典形】 高奋、铅筑、秦廷筑、筑中置铅、筑再举。

【示例】

〔高奋〕 晋·潘岳《西征赋》:“筑声厉而高奋,狙潜铅以脱膑。”

〔铅筑〕 清·程先贞《有感呈卢南村先生》:“一朝双目矐,铅筑谢既朽。”

〔秦廷筑〕 清·王夫之《广遣兴》“井底史留坑外字,秦廷筑和雍门琴。”

〔筑中置铅〕 唐·李白 《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猜你喜欢

  • 风驰草靡

    同“风行草靡”。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燉煌公至盩厔,所过诸县及诸贼界,莫不风驰草靡,裹粮卷甲,唯命是从。”见“风行草靡”。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敦煌公至盩厔,所过诸县及诸贼界

  •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宁可做太平时代的狗,也不做战乱时代的人。 古代俗语,表示人们生逢乱世的痛苦心情。元.施君美《幽闺记.偷儿挡路》:“乱乱随迁客,纷纷避祸民,风传军喊急,雨送哭声频。子不能庇父,君无可保臣。宁为太平犬,

  • 敲冰求火

    敲开冰块从中取火,比喻不可能的事。《大光明藏经》:“师曰:‘敲冰求火,论功不逢。’”见“敲冰取火”。【词语敲冰求火】  成语:敲冰求火汉语大词典:敲冰求火

  • 三章律

    同“三章法”。唐骆宾王《畴昔篇》诗:“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

  • 骏马换倾城

    同“骏马换小妾”。宋苏轼《次韵许仲元送成都高士敦钤辖》:“坐看飞鸿迎使节,归来骏马换倾城。”【词语骏马换倾城】   汉语大词典:骏马换倾城

  • 班香宋艳

    班指班固,宋指宋玉,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辞赋家。“班香宋艳”,赞美班固与宋玉的作品风格富丽,文辞美妙。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蚤:同“早”。苏海韩

  • 运筹制胜

    同“运筹决胜”。晋陆云《祖考颂》:“遂风腾海隅,电断荆 楚。运筹制胜,底定经略。”见“运筹决胜”。晋·陆云《祖考颂》:“遂风腾海隅,电断荆楚,~,底定经略。”【词语运筹制胜】  成语:运筹制胜汉语大词

  • 习坎

    《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高亨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以“习坎”指险阻。南朝 梁张缵《南征赋》:“美中流之冲要,因习坎以守固

  • 仗下马

    同“仗马”。宋陆游《长饥》诗:“早年羞学仗下马,末年幸似泥中龟。”

  • 方寸地

    《列子.仲尼》:“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后因以“方寸地”指心。亦引申指心思,心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