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结舌杜口

结舌杜口

结舌:舌头发僵。杜:阻塞。谓闭口不言,形容恐惧心理。杜业,南阳杜衍(今河南南阳西南)人,西汉大臣,任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兼管选试博士的官,属九卿之一)。杜业给汉成帝上书说:“丞相翟方进作威作福,任用私党,排挤忠良,假公济私,横行无忌,气势薰天,荼毒百姓,使天下人看见他就畏惧得服服贴贴,连尚书、近臣都闭口不敢说话,骨肉亲属都两腿发抖,极端害怕。”后以“结舌”、“结口”或“结舌杜口”为典,形容因恐惧而不敢开口说话。

【出典】:

汉书》卷60《杜周传附杜业传》2679-2680页:“其春,丞相(翟)方进薨,(杜)业上书言:‘……(翟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欲以熏轑(liǎo了,通“燎”,燃烧,比喻荼毒)天下,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

【例句】: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于天。”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顷者,立朝之士,曾不以忠信见赏,恒被谤讪之诛,遂使群下结口,莫图正辞。” 南朝梁·沈约《宋书·彭城王义康传》:“福始祸先,古人所畏,故爱身之士,自为己计,莫不结舌杜口,孰肯冒忌干主哉!”


并列 形容心中恐惧而不敢说话。《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骨肉亲属莫不股栗。”△贬义。多用于表示人的恐惧情态。→瞠目结舌 ↔口似悬河。也作“结舌钳口”。


【词语结舌杜口】  成语:结舌杜口汉语词典:结舌杜口

猜你喜欢

  • 单刀直入

    直截爽快的意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灵祐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常。’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灵祐、旻德:都是唐代的高僧。二人所说的单刀直入,原意本是指佛法的学习,认定目标勇猛

  • 修文

    同“地下修文”。明陶宗仪《辍耕录.挽文教授诗》:“闽人翁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绝唱。”清陈珮《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征到姮娥旧侍书。”【词语修文】   汉语大词典

  • 楚卞三泣

    源见“和氏之璧”。指怀才不遇,忠贞见疑。唐吕温《古兴》诗:“越欧百炼时,楚 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龄皆弃置。”

  • 手口之泽

    《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母没而杯圈不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后因以“手口之泽”指父母遗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词语

  • 忍辱草

    《涅槃经》卷二十七引《师子吼菩萨》:“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则出醍醐。”雪山上有忍辱草,佛家取其义而教育弟子应能忍辱,便自成佛。后用为咏佛事之典。唐.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五首》其二:“空馀忍辱

  • 蜀王镜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无几,物故。蜀王哀念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传说蜀王妃子是

  • 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见〔芳茨不翦,采椽不斫〕。见“茅茨不翦,采椽不斫”。【词语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成语: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 不饮公荣

    参见:公荣不与饮

  • 献白豕

    同“献豕辞辽”。唐裴度《与李翱书》:“若弟摈落今古,脱遗经籍,则如献白豕,何足采取。”

  •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文官为政清廉,武官不惜性命。 旧时认为是国家兴盛太平的标帜。语出《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明.王文禄《庭闻述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