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绕朝赠策

绕朝赠策

同“绕朝策”。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三:“绕朝赠策送君归,魏绛和戎众共疑。”


【典源】《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今译】 春秋时晋国士会 (随会) 因事逃亡到秦国,晋国怕秦国任用士会,派魏寿余伪装逃亡至秦,在朝中遇见士会时,偷偷踩他的脚,暗示士会归晋。寿余请秦伯派晋人随他去魏,于是秦伯派遣了士会。在士会临行时,秦大夫绕朝赠给他马鞭,并对他说:“你不要以为秦无人 (看出你们的计谋),只不过我的意见没被采纳而已。”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有先见之明的谋划; 也形容临别友人赠行。

【典形】 秦人策、绕朝鞭、绕朝策、绕朝赠策、赠策、赠策绕朝、赠别绕朝、绕朝赠、绕朝鞭策。

【示例】

〔秦人策〕 唐·杜甫《别苏徯》:“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绕朝鞭〕 唐·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绕朝策〕 唐·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绕朝赠策〕 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三:“绕朝赠策送君归,魏绛和戎众共疑。”

〔赠策〕 清·黄遵宪《将应顺天试》之三:“四海同袍征士气,频年赠策故人书。”

〔赠策绕朝〕 清·唐孙华《送周序三广文之官宿松》:“赠策绕朝无别语,临行惟是祝加餐。”


猜你喜欢

  • 象译

    同“象寄译鞮”。宋苏辙《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诗:“鱼龙定示知忠信,象译何须劳齿牙?”【词语象译】   汉语大词典:象译

  • 蛮腰

    源见“樊素”。借指善舞女子的细腰。明顾大典《青衫记.坐湿青衫》:“他有樱桃素口,杨柳蛮腰。”【词语蛮腰】   汉语大词典:蛮腰

  • 聚萤武子

    源见“囊萤照读”。泛指勤学苦读之人。车胤,字武子。宋刘克庄《沁园春.七和林卿韵》词:“便做些功业,胜穷措大,聚萤武子,吞凤君章。”

  • 太公钓

    源见“渭滨垂钓”。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诗:‘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 班香宋艳

    班指班固,宋指宋玉,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辞赋家。“班香宋艳”,赞美班固与宋玉的作品风格富丽,文辞美妙。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听稗》:“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蚤:同“早”。苏海韩

  • 脱囊

    同“脱颖而出”。明何景明《送韩大之赴新都》诗:“藏器久知盘错志,脱囊今见古人才。”【词语脱囊】   汉语大词典:脱囊

  • 稚恭乘骑

    《世说新语.雅量》:“庾小征西尝出未还。妇母阮是刘万安妻,与女上安陵城楼上。俄倾翼归,策良马,盛舆卫。阮语女:‘闻庾郎能骑,我何由得见!’妇告翼,翼便为于道开卤薄盘马,始两转,坠马堕地,意色自若。”东

  • 射虎南山

    同“射虎”。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提干李君索余赋秀野绿绕二诗》词:“插架牙签万轴,射虎南山一骑,容我揽须不?”

  • 蒲鞯

    源见“牛角挂书”。本指铺在牛背上的蒲草垫子,后以代指所骑之牛。元贡师泰《为郭宗道祭酒题韩滉移居图》诗:“牵衣裹儿囊在肩,瓠壶瓦缶悬蒲鞯。”【词语蒲鞯】   汉语大词典:蒲鞯

  • 再顾倾人国

    源见“倾城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宋辛弃疾《水龙吟.贾李延年歌》词:“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