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东陵瓜”。谓退官归隐。元朱希晦《感时》诗之一:“欲效东陵隐,终身老种园。”
同“目不见睫”。《后汉书.班彪传论》:“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之所以致论于目睫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下》:“洪素以博洽自居,其推服子
源见“鸟哭杨震”。称颂亡者德高望重,节操高尚。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太尉死宗社,大鸟泣其坟。”
汉.贾谊《过秦论》:“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牖(yǒu):窗子;枢(shū):门的转轴。意谓用破瓮口作窗子,用绳子作门的转轴。形容居室简陋残破,家境贫
源见“高凤漂麦”。嘲谑书痴。元郑光祖《倩女离魂》三折:“〔这秀才〕则好教偷灯光凿透邻家壁,则好教一场雨渰了中庭麦。”【词语中庭麦】 汉语大词典:中庭麦
同“绣衣持斧”。唐杜牧《许七侍御弃官东归寄赠十韵》:“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词语绣衣吏】 汉语大词典:绣衣吏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卷十《古绝句四首》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藁砧,也作槀砧,古代处死犯人,下面垫上槀席,伏在椹上,用铁砍头。椹,即砧板。铁与夫同意。后用“槀砧”
表示庆幸。《晋书.石勒载记下》:“勒见(刘)曜无守军,大悦,举手指天,又自指额曰:‘天也。’”《资治通鉴》九四作“举手指天复加额”。宋代杨万里《章贡道院记》:“斯言一出,十邑之民,以手加额,家传人诵。
同“三章法”。唐李商隐《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凟尊严》:“愿守三章约,还期九译通。”
谓人年幼不懂事。语出《左传.成公十六年》:“(范)文子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唐.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五代.南唐.阙名《对嫂疾得药判》:“至诚攸感,异兆旋臻,岂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