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羹尽栎釜

羹尽栎釜

羹(gēng耕):浓汤。栎釜(lìfǔ力府):刮锅边出声。此典指汉高祖刘邦以前卑微困难时,常领朋友到大嫂家吃饭,大嫂刮锅边出声,表示菜汤没有了,也就是不接待他们来吃饭了。后以此典比喻人情淡薄,或受到冷遇。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兄弟四人,长兄叫刘伯,刘伯早死去。刘邦卑微潦倒,曾经为躲避某事,常常和客人去大嫂家吃饭。大嫂讨厌小叔,小叔和客人来到,大嫂假装做的肉菜汤已吃完,用饭勺刮锅边,客人因此起身离去。后又看到锅里还有肉菜汤,刘邦因此怨恨他的大嫂。等到刘邦当上皇帝,封赏兄弟,而大哥的儿子唯独没有得到封赏。太上皇为这来说情,刘邦说:“我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不是厚道人。”于是便封大嫂的儿子刘信为羹颉(jiá夹)侯。此典又作“厌丘嫂”、“戛釜”。

【出典】:

史记》卷50《楚元王世家》1987页:“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同“早”)卒。始高祖微时,尝辟(同“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大)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通“佯”,假装)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兄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汉高祖刘邦父亲)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zhǎng掌,长辈)者耳。’于是乃封其子为羹颉(羹尽意)侯。”

【例句】:

宋·苏轼《哭刁景纯》:“但知从德公,未省厌丘嫂。” 宋·陆游《病中卧闻舂声》:“丘嫂羹存先戛釜,山僧斋竟始鸣钟。”


猜你喜欢

  • 一丘自足

    源见“一丘一壑”。谓满足于退隐在野,放情山水。宋赵以夫《沁园春.次方时父》词:“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

  • 六龙

    源见“羲和驭日”。相传羲和驾六龙为太阳驭车,因以“六龙”指太阳。汉刘向《九叹.远游》:“贯澒蒙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宋王安石《休假大佛寺》诗:“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词语六龙】   汉语大词

  • 门前罗雀

    同“门可罗雀”。宋程俱《穷居苦雨》诗:“门前罗雀非吾病,灶底生蛙不世穷。”

  • 卑以自牧

    《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颖达正义:“牧,养也。解‘谦谦君子’之义,恒以谦卑自养其德也。”后以卑以自牧指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自己的德行。亦作“卑己自牧”。《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一回:“各亲王等

  •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百姓如有罪过,都由我一人担承。 古代国君责己之辞。语出《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论语.尧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

  • 虎皮羊质

    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悦,见豹而战,忘其皮之虎矣。”比喻外强中干,虚有其表。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水旱频仍,饥馑荐至。号称殷富者,以供输供役而十室九虚;策名缙绅者,以尚侈尚

  • 讲殿书帷

    《汉书.东方朔传》:“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注:弋,黑色;绨,厚缯),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缊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

  • 五日张京兆

    同“五日京兆”。清魏源《将去兴化登城北拱极台》诗之二:“不知五日张京兆,何日重来竹马挝?”

  • 羲和驭日

    《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又《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训》:“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原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

  • 范叔袍

    源见“绨袍惠”。指敝衣薄袍。宋苏轼《雪诗》之三:“半夜欺陵范叔袍,更兼风力助威豪。”清赵翼《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之二:“民犹争诵廉公裤,我敢相矜范叔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