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望帝啼鹃”。即杜鹃花。花开时杜鹃始啼,故称。明袁袠《自柳至平乐道中书事》诗:“屋覆湘君竹,山开蜀帝花。”【词语蜀帝花】 汉语大词典:蜀帝花
《国语.吴语》:“夫谚(谚语)曰:‘狐埋(埋藏)而狐搰(搰,音hú挖掘义)之,是以无成功。’”相传狐狸本性多疑,如果埋藏了什么东西,埋后总不放心,过一阵就又挖出来看看,所以它总也埋不成。后因以“狸埋狐
源见“倡园花”。指杨柳婀娜多姿的枝叶。泛称美丽多姿的花草树木。宋欧阳修《玉楼春》词:“南园粉蝶能无数,度翠穿红来复去。倡条冶叶恣留连,飘荡轻于花上絮。”亦借喻歌伎、妓女。元 刘天迪《一萼红.夜闻南妇哭
见“一客不烦二主”。《西游记》3回:“悟空道:‘~。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词语一客不犯二主】 成语:一客不犯二主汉语大词典:一客不犯二主
同“二乔”。宋辛弃疾《菩萨蛮.赠周国辅侍人》词:“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亦用以喻花。宋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腊梅》词:“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一般清瘦各无聊。”
汉.刘向《说苑.杂言》:“弥子瑕爱于卫君(卫灵公)……君游果园,弥子瑕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而忘其口味。’”春秋时,卫灵公同其男宠弥子瑕游果园。弥子瑕尝了一个桃,觉得味道颇甘美,于是就把这
《旧唐书.元稹传》:“稹聪警绝人,年少有才名,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吟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 白焉。”二人文集皆冠以穆宗年号“长庆”。后因以“我白君元”称彼此是诗人好友。宋刘辰翁《酹江月.同
源见“掷地金声”。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清李渔《闲情偶记.词曲下》:“能以作四六平仄之法,用于宾白之中,则字字铿锵,人人乐听,有金声掷地之评矣。”叶景葵《〈蔽庐丛志〉序》:“金声掷地,诵左赋而俗耳顿聪
《玉台新咏》卷七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艳歌篇十八韵》:“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清.吴兆宜注引《提要录》:“鲤鱼风,九月风也。”南朝时,称九月的风为鲤鱼风。后遂用为咏水上风之典。唐.李贺《江楼曲
悔受毒害之叹,极言悔恨不及。《后汉书.皇甫嵩传》:“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利剑已揣其喉,方发悔毒之叹者,机失而谋乖也。”揣( ㄓㄨㄟ zhuī 追):捶击。乖: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