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苍鹰乳虎

苍鹰乳虎

苍鹰:鸟。暗褐色,视力强,嘴弯曲,爪尖锐,性勇猛,可猎取小鸟、野兔等。乳虎:正在哺乳期之母虎,因为保护幼虎而凶猛异常,比一般虎更能发威。此典指郅(zhì治)都如苍鹰鸟勇猛;宁成比哺乳母虎还凶猛。后以此典比喻执法严酷之官吏。郅都,河东大阳(今山西平陆西)人。汉景帝时,郅都为中尉(掌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治安,兼主北军〔京都警卫部队〕)。他熟悉刑法,执法严峻。宁成,南阳穰(ráng瓤)县(今河南邓县)人。汉景帝时,他继郅都为中尉,治理效法郅都,他贪暴残酷,为时人所惧。西汉景帝时,老百姓忠厚,害怕犯罪,时刻检点自己,郅都单独率先执法严酷,以致用法不避皇亲国戚,列侯和皇族见到郅都都不敢正面看,给他起个外号叫“苍鹰”。又宁成因罪免官,住在家里。汉武帝想任命他为郡太守。御史大夫(管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公孙弘说:“我在山东地区作小吏时,宁成担任济南郡(辖境当今山东济南市、章丘、济阳、邹平等县)都尉(辅佐郡守掌全郡军事),他施政象恶狼赶牧羊群一样,不宜派宁成去治理民众。”汉武帝就任命宁成为关都尉(掌收敛货物税,稽察旅客往来,主要设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宁成任职一年多,关东(秦、汉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地区官员察看郡(面积较县大)、国(分封诸侯王国)出入关口之人,扬言说:“宁可见到哺乳期之母老虎,不要碰上宁成发怒。”此典又作“乳兽”、“苍鹰”、“乳虎”、“郅都鹰”、“宁成怒”。

【出典】: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郅都、宁成》3133、3145页:“是时民朴(敦厚),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帝王之内外亲戚),列侯(爵位名。秦代称彻侯,为二十等爵最高一级。汉沿用,为避汉武帝刘彻名讳,改称通侯)宗室(同一祖宗之贵族,指国君或皇帝之宗族)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宁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弘(公孙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余,关东吏隶(yì义,通“肄”,察看)郡、国出入关者,号(扬言)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

【例句】:

北齐·樊逊《刑罚宽猛对》:“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乳兽含牙,苍鹰垂翅。” 北周·庾信《正旦上司宪府》:“苍鹰下狱吏,獬豸饰刑官。”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白水时清,乳虎之谣行息。” 唐·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芯使门》:“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清·丁澎《风霾行》:“苍鹰乳虎投远裔,赤乌应集灵和殿。” 清·唐孙华《猛虎行》:“横行不胃卞庄来。侧目偏逢宁成怒。”


【典源】《史记·酷吏列传》:“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 (郅) 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又“宁成家居,上欲以为郡守。御史大夫(公孙) 弘曰:‘臣居山东为小吏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为关都尉。岁余,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汉书·酷吏传》亦载。

【今译】汉时民风朴实,百姓畏罪守法,而郅都率先严厉执法,行使法律从不回避显贵国戚,连列侯、皇帝宗室见到他都不敢正眼看他,称为“苍鹰”。另有宁成,汉帝想派他任郡守,御史大夫公孙弘说:“我在山东做小官时,宁成任济南都尉,他治理百姓如同狼放牧羊群,不能让他做民政长官。”于是改任为关都尉,过了一年多,关东吏卒等出入关的人,传语说:“宁可碰上凶猛的育子的母虎,也别赶上宁成发怒。”

【释义】 后以此典指执法严酷的官吏; 或泛指司法官吏。

【典形】 苍鹰、苍鹰乳虎、宁成怒、乳虎、乳兽、郅都鹰、苍鹰狱吏。

【示例】

〔苍鹰〕 北周·庾信《正旦上司宪府》:“苍鹰下狱吏,獬豸饰刑官。”

〔苍鹰乳虎〕 清·丁澎《风霾行》:“苍鹰乳虎投远裔,赤乌应集灵和殿。”

〔宁成怒〕 清·唐孙华《猛虎行》:“横行不畏卞庄来,侧目偏逢宁成怒。”

〔乳虎〕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白水时清,乳虎之谣行息。”

〔乳兽〕 北齐·樊逊《刑罚宽猛对》:“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乳兽含牙,苍鹰垂翅。”

〔郅都鹰〕 唐·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芯使君》:“日晚鸊鵜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猜你喜欢

  • 豆粥麦饭

    《后汉书.冯异传》:“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及至南宫,遇大风雨,

  • 槐催举子

    同“槐花黄,举子忙”。宋黄庭坚《次韵徐文将》:“槐催举子著花黄,来食邯郸道上粱。”

  • 三百篇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邢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因以“三百篇”为《诗经》的代称。

  • 公孙布被

    指公孙弘主张节俭,他做官后自己盖用还是用麻布做的被子。后以此典比喻官吏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字季,薛县(今山东滕县南)人。年轻时曾为狱吏,因罪免。家贫,放牧为生。年龄

  • 三釜恋

    源见“三釜养”。指为养亲而出仕。宋杨万里《待次临漳诸公荐之》诗:“更须三釜恋,未放两眉开。”

  • 土阶茅茨

    见“土阶茅屋”。《新唐书·薛收传》:“峻宇彫墙,殷辛以亡;~,唐尧以昌。”【词语土阶茅茨】  成语:土阶茅茨汉语大词典:土阶茅茨

  • 精贯虱心

    《列子.汤问》:“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昌卧织机下,目承牵挺,二年后,锥指眥亦不瞬。飞卫又教他学视小如大。昌以牛毛悬虱于窗,望之三年,如车轮焉,挽弓射之,“贯虱

  • 渔阳

    同“渔阳掺挝”。清孔尚任《桃花扇.闹榭》:“《玉树》难谐拍,《渔阳》不辨挝。”【词语渔阳】   汉语大词典:渔阳

  • 悉索敝赋

    《左传.襄公八年》:“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获司马燮,献于邢丘。”悉:全部。索:搜索。敝:对人称自己的客气话。赋: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指代兵力。意指收尽本国全部兵力。后因以“悉索敝

  • 檀郎谢女

    源见“潘安貌”、“咏絮才”。喻指才高貌美的青年佳偶。唐李贺《牡丹种曲》:“檀郎 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并列 檀郎,晋·潘岳,小名檀奴,美姿容,尝乘车出洛阳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