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茧大如瓮

茧大如瓮

刘向列仙传.园客》:“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于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状,客与俱收蚕,得百二十头,茧皆如瓮大,缫一茧六十日始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在。”后遂以“茧大如瓮”形容蚕茧丰美。宋陆游《夏雨》诗:“今年蚕桑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岐。”


【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其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状。客与俱收蚕,得百二十头蚕,皆如瓮大,缫一茧六十日始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在。”

【今译】 仙人园客,常种五色香草,前后有几十年,服用它的实。一天有五色蛾落在香树上,园客收取使其生子,养成桑蚕。在蚕作茧时,又有一女子来,自称是园客之妻,二人共同收蚕茧,共得一百二十枚,都像瓮一般大,缫一枚茧的丝需六十日,两人缫毕俱仙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蚕茧或蚕丝、琴弦等。

【典形】 茧大如瓮、茧如瓮、园客之丝、园丝。

【示例】

〔茧大如瓮〕 宋·陆游《夏雨》:“今年蚕麦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岐。”

〔茧如瓮〕 宋·苏轼《和子同踏青》:“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女羊如麕。”

〔园客之丝〕 魏·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园丝〕 宋·乐雷发《壶中歌赠侯明父》:“壶中何所为? 目送飞鸿挥园丝。”


猜你喜欢

  • 明妃出汉宫

    同“昭君出塞”。宋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春天不是我的春天,秋天不是我的秋天。 慨叹岁月无穷而人生短促。语出《汉书.礼乐志》引《郊祀歌》九章:“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

  • 雌黄

    源见“信口雌黄”。评论是非、善恶。宋 郑景望《蒙斋笔谈.张举》:“贺铸最有口才,好雌黄人物。”亦指改易。清胡鸣玉《订譌杂录.雌黄》:“王衍善谈论,错举经籍,辄随口改易,听者不觉,故谓之‘口中雌黄’,以

  • 天道无亲,唯德是与

    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乌衣门第

    《世说新语.雅量》“吾角巾径还乌衣”刘孝标注引《丹阳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也。江左初立,琅琊诸王所居。”又《景定建康志》卷十六:“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 谢诸名族居此。”乌衣巷在今江苏 南

  • 朽木不雕

    源见“朽木不可雕”。喻局势败坏而无法挽救。《周书.杨乾运传》:“今大贼初平,生民离散,理宜同心戮力,保国宁民。今乃兄弟亲寻,取败之道也。可谓朽木不雕,世衰难佐。”见“朽木不可雕”。《周书·杨乾运传》:

  • 止渴望梅

    同“望梅止渴”。清 孙雨林《皖江血.拒敌》:“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诚吾党大不幸了。”见“止渴思梅”。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究有何益,此诚吾党大不幸了!”【词语止渴望梅】  成语:止渴望梅

  • 拂矢贾坚

    《春秋燕语》:“贾坚弯弓三石馀,烈祖取一牛百步外,曰:‘能中乎?’坚曰:‘少壮之时,能令不中,今年老,正可中之。’发一矢拂脊,再一矢磨腹,皆附肤落毛。”(引自《佩文韵府》卷一百下)北朝前燕慕容恪,以贾

  • 照覆盆

    源见“覆盆”。喻洗雪沉冤。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 炫玉贾石

    汉.扬雄《法言.问道》:“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炫玉贾石”,意思是说炫耀给人看的是美玉,而实际卖给人家的却是石头。后因以此喻以劣充好,作伪欺诈。狙诈,狡诈欺骗。唐.柳宗元《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