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葛巾漉酒

葛巾漉酒

宋书.陶潜传》:“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晋.陶潜性嗜酒,他曾用头巾滤酒,滤后又照样戴上。后因用为嗜饮爱酒,真率超脱的典故。

唐.李白《戏赠郑溧阳》诗:“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春晚书怀》:“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典源】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郡将常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洒,漉毕,还复著之。”《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亦载。

【今译】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隐居田园,性喜饮酒。有时郡将去访问他,正赶上陶家酒酿熟,陶潜即摘下头上葛巾滤酒,滤毕,仍旧戴在头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爱酒,嗜酒,性情率真。

【典形】 东篱漉酒、 葛巾湿、 接䍠漉酒、巾漉、巾漉酒、酒巾、酒漉征君、漉巾、 漉酒巾、 漉酒纱帽、 漉䍠、 倾巾漉、纱巾酒、陶公漉酒巾、漉酒陶巾、陶潜巾、脱巾漉酒、渊明漉酒巾、柴桑漉酒巾、漉渊明酒、漉酒纶巾、蒸酒沾巾、陶家白纶、自漉疏巾、葛巾漉、浇酒巾。

【示例】

〔东篱漉酒〕 清·吴伟业《题寒香劲节图》:“东篱漉酒泛芳樽,处士传家湛母恩。”

〔葛巾湿〕 宋·陆游《草堂》:“漉残醅瓮葛巾湿,插遍野梅纱帽香。”

〔接䍠漉酒〕 清·吴伟业《题归元恭僧服小像》:“接䍠漉酒科头坐, 只作先生醉里看。”

〔巾漉〕 宋·陆游《立春前后连日风雨》:“手钞书半淡,巾漉酒微浑。”

〔巾漉酒〕 元·陈草庵《山坡羊》:“黄花恰正开时候,篱下自教巾漉酒。功,也罢乎,名,也罢乎。”

〔酒漉征君〕 清·归庄《张洮侯招饮》:“径开高士蓬犹蔓,酒漉征君菊有花。”

〔漉巾〕 宋·康与之《望江南·九日雨》:“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都道不如归。”

〔漉酒巾〕 唐·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

〔漉酒纱帽〕 元·邵亨贞 《兰陵王》:“何时弭棹苏台侧? 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

〔漉䍠〕 金·元好问《赠湛澄之》之二:“儿女团��庞行婆, 漉䍠活计苦无多。”

〔倾巾漉〕 唐·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纱巾酒〕 元·耶律楚材《和黄华老人》:“知音谁听断弦琴,临风痛想纱巾酒。”

〔陶公漉酒巾〕 唐· 刘禹锡 《柳絮》:“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漉酒陶巾〕 元· 白朴《朝中措》:“任是和羹傅鼎,争如漉酒陶巾。”

〔陶潜巾〕 清·黄景仁《山店独饮》:“他年倘有步兵辙,此地曾漉陶潜巾。”

〔脱巾漉酒〕 宋· 陆游 《春晚书怀》:“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渊明漉酒巾〕 宋·曾巩《游天章寺》:“最宜灵运登山屐,不负渊明漉酒巾。”


猜你喜欢

  • 前鉴

    同“前车之鉴”。汉荀悦《申鉴.政体》:“前鉴既明,后复申之。”【词语前鉴】   汉语大词典:前鉴

  • 张楷市

    源见“华阴市”。借指从学弟子会集之所。用以称颂学养深厚、受人尊崇之人。清高孝本《赠王山史先生》诗:“欲依张楷市,可许一廛分。”

  • 马良眉

    同“马良白眉”。元陈栎《临江仙.次月卿贺生日词韵戊午岁》词:“先兄元不死,儿白马良眉。”亦借指白色。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罗可《雪》诗有‘斜侵潘岳鬓,横上马良眉’之句,陈正敏以为然,却是假雪耳。

  • 荔奴

    骂人愚拙的话。《晋书.刘曜传》:“曜怒甚,毁其表曰:‘犬荔奴,不忧命在须臾,犹敢如此!’”【词语荔奴】   汉语大词典:荔奴

  • 柳絮才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曰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尽欢

    源见“菽水承欢”。谓孝养父母尊长。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尽欢朝夕,人无闲言。”【词语尽欢】   汉语大词典:尽欢

  • 停餐训子

    西汉人隽不疑在汉昭帝时任官,因政绩突出,由青州刺史升任京兆尹。京都官吏、百姓都很敬重他。每当隽不疑到所属各县巡视审案问囚回来,老母亲就问他:“这次有没有被平反的冤案?又有几个死囚得以活命的?”当隽不疑

  • 驯桑雉

    同“驯雉”。唐罗隐《寄前户部陆郎中》诗:“出驯桑雉入朝簪,萧洒清明映士林。”

  • 延颈举踵

    伸长脖颈,抬起脚跟,形容殷切盼望。庄子说,在道德高尚的至德之世,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事,都认为自己吃的东西好,穿的衣服美,也认为当时风俗淳厚,局面安定。国家很小,国与国之间可以互相看得见,互相听得到邻国

  • 两鸟停语

    唐韩愈《双鸟诗》:“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后以“两鸟停语”喻人生愁闷。宋刘克庄《贺新郎.四用缕字韵为王实之寿》词:“又那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