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蒹葭伊人

蒹葭伊人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是《蒹葭》诗的首章前四句。诗前小序说,这首诗是为了讽刺秦襄公不能行周礼,故无人服他,没有办法巩固自己的国家。其实,这是一首情歌。诗中的主人公或为男或为女。诗中写一个秋晨,芦苇青青带露,诗人到水边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而他(或她)却好像藏在洲岛之上,使寻访者产生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留恋与怅惘。

后因以“蒹葭伊人”用为怀思故人之典。

《尺牍新钞》一:“某自十年前,则知海内有珂月卓子,欣赏奇文,每作蒹葭伊人之思,辄欲掩卷自通。”


并列 蒹葭,没有长穗的初生的芦苇。站在长满芦苇的岸边思念亲人。比喻对远方亲人的怀念。语本《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明·曾异《与卓珂月书》:“某自十数年前,则知海内有珂月卓子,欣赏奇文,每掩卷作~之思,辄欲奏记自通。”△褒义。多用于写对亲人的思念。→暮云春树


【词语蒹葭伊人】  成语:蒹葭伊人汉语词典:蒹葭伊人

猜你喜欢

  • 梁尘扑簇

    同“梁尘飞”。《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奇哉!韩娥之吟,秦青之词,虽不遏住行云,也解梁尘扑簇。”

  • 临海作

    《文选》卷二十五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唐.李善注引《宋书》:“谢灵运既东游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太山羊璿之文章常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 饮牛津

    源见“乘槎”。指天河。宋刘筠《戊申七夕五绝》之四:“淅淅风微素月新,鹊桥横绝饮牛津。”【词语饮牛津】   汉语大词典:饮牛津

  • 口腹羞累令

    源见“食无肝”。慨叹自己在生活上麻烦地方官。清吴嘉纪《范公堤行呈汪芾斯先生》诗:“闵贡口腹羞累令,陈遵醴醹会盈盎。”

  • 纸上谭兵

    同“纸上谈兵”。谭,同“谈”。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三:“今日动笑纸上谭兵,不知纸上之功,即有深浅,有一二分之见,有六七分之见,有十分之见。”见“纸上谈兵”。谭,同“谈”。清·魏源《圣武记》卷13:“今

  • 洞若观火

    同“明若观火”。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又谕以朝意,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

  • 黑头取方伯

    源见“黑头公”。指年少有为。唐李白《悲歌行》:“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 斗蜗角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因细小之事而引起争斗。茅盾《开罗杂感》诗:“英雄几辈斗蜗角,流水汤汤逝者斯。”【词语斗蜗角】   汉语大词典:斗蜗角

  • 屐齿之折

    源见“喜折屐”。形容内心喜悦之甚。明宋濂《赠别胡守中序》:“有客来叩门……予惊喜出迎,不觉屐齿之折。”明李贽《卓吾论略》:“是夕也,吾与室人秉烛相对,真如梦寐矣。乃知妇人势逼情真,吾故矫情镇之,到此方

  • 立谈封侯

    《文选》卷四十五汉.扬子云(雄)《解嘲》:“夫上世之士……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唐.李善注:“《史记》曰:‘虞卿说赵孝成王,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汉.扬雄有“立谈封侯”之论,李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