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张绪风流”。喻指风流倜傥的年轻人。清李渔《意中缘.诳姻》:“风流仿佛张家绪。”
见“将门有将”。《东周列国志》96回:“有子如此,可谓~矣。”【词语将门出将】 成语:将门出将
清.张焘《津门杂记》上《岁时风俗》:“立春日,食紫色萝蔔,啖饼,谓之咬春。”明清时,京津流行这种风俗。以为吃紫色萝卜通气祛瘟,有利人的健康。后因以“咬春”用为立春之日食萝卜的典故。清高士奇《灯市竹枝词
参见:千顷陂
采:采摘。葑:蔓菁,俗名大头菜。菲:萝卜。以:用。下体:指根茎。葑菲的根和叶皆可吃,但食用以根茎为主。 采摘蔓菁、萝卜,不能因叶子不好看而不用它们的根茎。 原比喻娶妻重在品德,不能因色衰而抛弃她。
同“栉比鳞次”。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真娘者,吴国之佳人也,时人比于钱塘苏小小。死葬吴宫之侧,行客感其华丽,竞为诗题于墓树,栉比鳞臻。”见“栉比鳞次”。臻,聚集。【词语栉比鳞臻】 成语:栉比鳞臻
同“七宝团圞”。宋朱敦儒《水调歌头.对月有感》词:“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词语七宝】 汉语大词典:七宝
源见“乘舟梦日边”。喻指作帝王的辅佐大臣。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相风待赋,承露须铭,乘舟相日,策马随星。”
源见“刻木为吏”。代称狱吏。宋范仲淹《和葛闳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词语刻木】 汉语大词典:刻木
同“杯中影”。宋苏轼《次韵钱舍人病起》:“床下龟寒且耐支,杯中蛇气未应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