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鸩止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此时危急情形,等于然眉,若再恃新军为保卫,无异饮鸩解渴,其危险有不忍言者。”见“饮鸩止渴”。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
人得其平就不言语,水得其平就不流动。 意犹“物不得其平则鸣”。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八.长灵守卓禅师》:“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绝毫绝厘。’曰:‘出世后如何?”师曰:‘填沟塞壑。’曰
比喻破坏无余。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说国风》: “昔顾亭林《日知录》著世风一篇,叙历朝风俗变迁升降之迹,而叹息于春秋之美风,至战国而扫地以尽。” 参见:○扫地尽矣述补 比喻摧毁、破坏净尽或脸面风光丢尽。
《楚辞.九歌.国殇》:“霾(同埋)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这是一首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的赞歌,热情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埋两轮暗喻战争失利之典,也可咏坚守阵地誓死不退却的献身精神。清.
唐.张打油作《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打油诗之名因此而来。见明.杨慎《升庵诗话》。打油诗是诗体的一种,又称俚俗诗、徘谐诗。后因称通俗诙谐,暗含讥嘲的诗为打油诗,也
源见“王乔凫舄”。喻指县令的行踪。宋范成大《李子永赴溧水过吴访别戏书送之》诗:“匆匆叶县双凫舄,换却山阴访戴船。”
同“磨兜坚”。明陶宗仪《辍耕录.磨兜鞬》:“襄州 谷城县门外道傍石人,缺剥腹上有字云:‘磨兜鞬,慎勿言。’是亦金人之流也。”【词语磨兜鞬】 汉语大词典:磨兜鞬
同“金台市骏”。清陈维崧《贺新郎.送家广陵下第南归海宁》词:“月殿桂华新掇取,准金台、买骏重论价。”
源见“李郭仙舟”。指有声望人的宾客。唐李潜《和主司王起》:“文学宗师心秤平,无私三用佐贞明。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
源见“锦囊佳句”。形容诗作积累之多。清 王季烈《山坡羊.题翁克斋西山记游图》曲:“行得得、锦囊负诗,鲜簇簇、画稿初挥就。”【词语锦囊负诗】 汉语大词典:锦囊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