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西台痛哭

西台痛哭

宋.谢翱《西台恸哭记》载:宋末,谢翱闻文天祥死节,悲不能禁,只影行游浙水,过严陵,登西台,设天祥主,酬奠号泣,以竹如意击石,歌招魂之辞。歌讫,竹石俱碎。因作《西台恸哭记》。事杂见《宋史》、《通鉴纲目》、《宋史记事本末》诸书。

西台,在浙江桐庐富春山,亦名子陵钓台。人常在此哭祭有气节的人,呼唤招魂。清人陆世廉撰有戏曲《西台记》记写此事,见《曲海总目提要》卷九。后因以“西台痛哭”称亡国之痛。

叶叶《书壬子宫驼记后》:“风流十代无遗爱,谁解西台痛哭时?”


偏正 宋末文天祥抗击元军,兵败被俘,不屈,至元十九年在柴市就义。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以祭奠之,并作《登西台恸哭记》。后指称亡国的痛苦。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词语西台痛哭】  成语:西台痛哭汉语词典:西台痛哭

猜你喜欢

  • 鵷鹭班

    源见“鹭序鵷行”。指朝见帝王时按官品次序排列的群臣。明 汤式《端正好.元日朝贺》曲:“鵷鹭班文僚武僚,熊虎队龙韬豹韬。”

  • 雁音

    同“雁声”。宋林景熙《答柴主簿》诗之一:“铜槃消息无人问,寂寞西楼待雁音。”【词语雁音】   汉语大词典:雁音

  • 碧城

    《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上清经》:“元始(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后因以“碧城”为仙人所居之处。唐李商隐《碧城》诗之一:“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宋范成大《次韵周子充正字馆中绯碧两

  • 奔月女

    源见“嫦娥奔月”。指神话传说中的月中仙女。清赵翼《美人风筝》诗之五:“直上似追奔月女,孤行肯逐驭风仙。”

  • 矫枉过直

    同“矫枉过正”。汉 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枉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四节:“学问之汩没性灵,至是已极,物极必反,矫枉

  • 渭川老

    同“渭滨叟”。唐李白《上之回》诗:“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词语渭川老】   汉语大词典:渭川老

  • 愤王祠庙

    《南史.萧思话.附萧琛传》:“(琛)后为吴兴太守,郡有项羽庙,土人名为‘愤王’甚有灵验,遂於郡听事安床幕为神座,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皆於听拜祠,以轭下牛充祭而避居他室。琛至,著履登听事,闻室中有叱声,

  • 象寄译鞮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孔颖达疏:“其通传东方之语官谓之曰寄,言传寄外内言语。通传南方语官谓之曰象者,言放(仿)象外

  • 后予怨

    源见“徯后之望”。谓百姓盼望帝王早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南朝 梁任昉《〈王文宪集〉序》:“三年,解丹阳尹,领太子少傅,余悉如故。挂服捐驹,前良取则;卧辙弃子,后予胥怨。”

  • 竹马之好

    晋.张华《博物志》(佚文):“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据《锦绣万花谷》卷十六引)《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