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截胫剖心”。谓枉杀忠臣为人所非议。《后汉书.李云传》:“今日杀云,臣恐剖心之讥复议于世。”
旧题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猿五百岁化为玃,玃千岁化为老人。”传说猿五百年化为玃,玃一千年化为老人。后遂用为咏老猿之典。唐.杜甫《瞿塘两崖》诗:“猿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同“郑公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弘少以苦节自居,恒躬采伐,用贸粮膳,每出入溪津,常感神风送之,虽凭舟自运,无杖楫之劳,村人贪藉风势,常依随往还。有淹留者,徒辈相谓:‘汝不欲及郑风邪?’其
《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后以“圭玷”指白玉上的斑点,喻人的缺陷、污点。明沈鲸《双珠记.廷对及第》:“须黾勉!效夔龙匡赞,斯无圭玷。”【词语圭玷】 汉语大词典: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语资》:“徐敬业年十余岁,好弹射。英公(注:指敬业祖父徐勣)每曰:‘此儿相不善,将赤吾族。’射必溢镝,走马若灭,老骑不能及。英公尝猎,命敬业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
谓停止武备,修明文教。《魏书·咸阳王禧传》: “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参见:○归马放牛见“偃武修文”。《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
指人遇可疑之事因无法解释而想入非非。语出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要切议论。”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九.韩氏放鬼》:“鄱阳民韩氏妪死,倩族人永宁寺僧宗达宿焉。达瞑
放纵情欲,必将败坏法度。《左传.昭公十年》:“《书》曰:‘欲败度,纵败礼。’我之谓矣。”晋杜预注:“逸《书》。”
指原宪甘愿贫穷守道。后以此典形容人操守清高,安贫守道,不苟求合污;或比喻寒士生涯。原宪(约前515年——?),字子思,也称原思、仲思。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孔子学生,春秋末儒者。孔子去世后,原宪就隐居在
泾渭,是发源于甘肃而流经陕西的两条河流,泾渭分明,原指两条河流清浊不同,后则予以引申,比喻界限十分明显或是非曲直,不可混淆。古代民歌中有一位遭遗弃的妇女说,和渭水相比,泾水浊,泾水你停下来也清一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