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贪图上天的功劳,把它作为自己的力量。 表示窃居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份功劳。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后汉书.卢植传》:“大将军窦武,援立灵帝,初秉机政,朝议欲加封爵。植乃献书以规之曰:‘寻《春秋》之义,王后无嗣,择立亲长,年均以德,德均则决之卜筮。今同宗相后,披图按牒,以次建立,何勋之有?岂横叨天功以为己力乎!’”李贤注:“叨,贪也。”《隋书.梁士彦等传.论》:“梁士彦、宇文忻皆一时之壮士也。遭云雷之会,并以勇略成名,遂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唐.宋务光《洛水涨应诏上直言疏》:“大勋未满于人听,高秩已越于朝伦。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其他 天,古人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贪图天意可取的功绩,说是自己的功劳。指抹煞别人成绩,归功于自己。《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以为己力乎!”△贬义。泛指窃取集体或他人的功劳算到自己头上。→弄虚作假 ↔实事求是。也作“贪天之功”。


【词语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成语: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汉语词典: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猜你喜欢

  •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顺:顺应;逆:违逆。意谓顺应天意就能够生存,违背天意就必遭到毁灭。明.无名氏《鸣凤记

  • 运筹帏幄

    同“运筹帷幄”。《唐大唐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勒石纪功碑》:“大总管运筹帏幄,继以中军,铁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京剧《渡阴平》第二场:“将军过誉,惶恐之至,会(锺会)怎比大将军运筹帏幄!”见“运筹帷幄之中

  • 思鲈张翰

    同“思归张翰”。清朱彝尊《斑鱼三十韵》:“设脍姜侯曾,思鲈张翰独。”

  • 逄萌杀羿

    《孟子.离娄下》:“逄萌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相传古代逄萌拜羿为师,学习射箭神技。等他把羿的本领学到手后,心思天下只有羿的射技比自己强,于是便用木棍击杀了羿。后因以“逄萌杀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形容用坏心肠来揣度推测他人好的言行。公元前514年,晋国执政韩起死,魏舒代为执政,选贤任能,刷新政治。当年冬,梗阳发生一起案子,当地大夫魏戊不能处理,将它移交魏舒。被告用

  • 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 ㄓˋ zhì ):本义是水流不通畅,引申为拘泥、固执的意思。 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是不为外物所拘束的。 表示圣人能随时变化。语出《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宋.邵伯温《

  • 丰沛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沛 丰邑 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后因以“丰沛”指汉高祖刘邦故乡;亦借指帝王故乡。汉王充《论衡.命义》:“犹高祖初起,相工入丰沛之邦,多封侯之人矣。”南朝 陈徐陵《进武帝

  • 好色马相如

    晋.葛洪《西京杂记》:“司马相如初与文君还成都……长卿素有消渴疾,乃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汉司马相如以奏曲得卓文君欢心,遂结为夫妇,文君姣

  • 灵光鲁殿

    同“鲁灵光殿”。柳亚子《送蜕庵先生赴燕市》诗:“湖海萍踪几十年,灵光 鲁殿独岿然。”

  • 氤氲使者

    同“氤氲大使”。清李渔《怜香伴.搜挟》:“莫道姻缘是偶然,红丝端的暗中牵。自家氤氲使者便是。”见“氤氲大使”。清·李渔《怜香伴·搜挟》:“莫道姻缘是偶然,红丝端的暗中牵。自家~便是。”【词语氤氲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