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赵氏一块肉

赵氏一块肉

指嫡亲骨肉。德祐元年(1275年)10月,元兵分三路向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进军,次年三月元军进入临安。宋恭帝赵、全太后等被俘,押至大都(今北京市)。帝被元世祖忽必烈废为瀛国公。丞相陈宜中、都统制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等于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改元景炎,企图兴复宋朝。元兵向福州进逼,陈宜中和张世杰等用海船载着赵昰向南撤退。几经周折,于景炎二年(1277年)十二月撤至珠江口的井澳,因途中遇飓风,年仅十岁的赵昰惊惧成疾,于景炎三年(1278年)四月病死。张世杰与陆秀夫又拥立八岁的赵昺为帝,改元祥兴,以广东新会的厓山也叫厓门山(在广东新会南)为据点,准备长期坚持抗元斗争。元朝获悉后派兵于祥兴二年(1279年)向厓山进攻。张世杰率军迎战,坚持到二月间,防线被元军突破。陆秀夫眼看再难逃脱,先让妻子投海自尽,然后背起九岁的赵昺一起投海身亡。许多宫人和官员也跟着投海,在海上浮出的尸休达十余万人。杨太后听说赵昺死了,抚着胸口万分悲痛地说:“我忍受着各种艰难困苦而不死,正是为赵氏存一块肉,现在没有指望了。”说罢,赴海而死。张世杰集合溃军,退至南恩州(今广东阳江)的海陵山(今海陵岛),准备入广南继续战斗,遇飓风舟覆溺死,南宋至此灭亡。后人因称仅存的子嗣为“一块肉”。

【出典】:

宋史》卷47《瀛国公本纪附卫王赵昺本纪》945、946页:“大军(元军)至中军(宋军的核心地带),会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连结船的绳索),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例句】:

元·张宪《厓山行》:“皇天不遗一块肉,一瓣香焚海舟覆。”


猜你喜欢

  • 颍谷封

    同“颍谷”。宋苏轼《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词语颍谷封】   汉语大词典:颍谷封

  • 八风舞

    源见“五经扫地”。又《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载祝钦明事,胡三省注:“祝钦明所作《八风舞》,非春秋 鲁大夫众仲所谓舞者所以节八音行八风者也,借八风之名,而备诸淫丑之态耳。”指谄媚之舞。元 程自修《岁

  • 脱靴挽留

    同“脱靴㈠”。《醉醒石》七回:“离任时,也毕竟寻几个游花百姓,脱靴挽留。”

  • 鲑三九

    源见“庾郎鲑菜”。指粗茶淡饭。形容生活清苦。宋岳珂《谢赵季茂海错二律》之二:“案鲑三九漫青韭,斗酒十千无白醪。”

  • 雪牖萤窗

    同“雪案萤窗”。唐顾云《上池州庾员外启》:“披经阅史,无怠于光阴;雪牖萤窗,每加于悬刺。”【词语雪牖萤窗】  成语:雪牖萤窗

  • 柙虎樊熊

    《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xiá,关野兽的笼子),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庄子.养生主》:“不蕲畜于樊中。”蕲,音qí,求。樊,关鸟兽的笼子。牢笼中的老虎,樊笼里的熊,虽表面驯服,但骨子里实

  • 载肴从学

    同“载酒问奇字”。宋陈与义《次韵家叔》诗:“闭户读书真得计,载肴从学岂无人。”

  • 弃瓢

    源见“许由瓢”。形容隐居傲世。唐胡曾《咏史诗.箕山》:“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词语弃瓢】   汉语大词典:弃瓢

  • 抗礼

    指娄敬建议汉高祖刘邦将大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mòdúchán莫独蝉)于(如汉之君主)和亲,生子是外孙,哪有外孙和外祖父抗礼?可不战而使他们臣服。娄敬,汉初齐人。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以戍卒求见刘邦

  • 左传癖

    《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一则后梁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武子(晋王济字武子)性爱马,亦甚别之。故杜预(西晋大臣,字元凯,京兆杜陵人,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京兆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