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班荆道故”。椒举,即伍举。谓思念故乡友人。唐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诗:“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明 王玉峰《焚香记.构祸》:“他欺人也索神不祐,王魁,你恶狠狠蛇心佛口,我便到黄泉,也须把你这歹魂儿勾,定与我倒断了前番咒。”见“佛口蛇心”。明·王玉
《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孔传:“麓,录也。纳舜使大录万机之政。”后遂以“纳麓”为总揽大政之典。南朝 梁江淹《萧太尉上便宜表》:“菲躬谦度,方追重华纳麓之勤;约情㧑操,乃取文命卑宫之义
源见“云树之思”。谓两地相隔遥远。《歧路灯》八六回:“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主谓 语本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当时杜在渭
同“三千珠履客”。宋黄裳《永遇乐.冬日席上》词:“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
源见“昭君出塞”。形容塞外乡愁。唐李白《愁阳春赋》:“若乃陇水秦声,江猿巴吟。明妃玉塞,楚客枫林。”
源见“酒漉纱巾”。指陶渊明戴的头巾。唐刘禹锡《柳絮》诗:“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源见“悬梁刺股”。指发愤读书的苏秦。唐李绰《〈尚书故实〉序》:“绰避难圃田,寓居佛庙,秩有同于锥印,迹更甚于酒傭。”【词语锥印】 汉语大词典:锥印
同“拄笏看山”。宋刘过《题凤凰台》诗:“时事不言惟拄笏,书生无用且衔杯。”元房皞《题张信之见山堂》诗:“拄笏当此时,未觉功名大。”【词语拄笏】 汉语大词典:拄笏
源见“青白眼”。以正眼相看,表示对人喜爱或器重。与“白眼”相对。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词语青眼】 汉语大词典: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