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痴龙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七《张华》
“……问华。以所得二物视之。华云:‘如尘者是黄河龙涎,泥是崑山下泥;九处地仙名九馆,羊为痴龙。其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已。”(出《幽明录》)
神话传说,洛中有洞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羊髯有珠,取而食之。后出以问张华,张华说是痴龙。后用为博闻之典。
唐.韩定辞《酬马彧》诗:“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七《张华》
“……问华。以所得二物视之。华云:‘如尘者是黄河龙涎,泥是崑山下泥;九处地仙名九馆,羊为痴龙。其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已。”(出《幽明录》)
神话传说,洛中有洞穴,有人误坠穴中,见有大羊,羊髯有珠,取而食之。后出以问张华,张华说是痴龙。后用为博闻之典。
唐.韩定辞《酬马彧》诗:“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
织绵:五彩丝织品。比喻妙辞佳句。窦滔之妻苏氏,名蕙,字若阑,始平(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善写文章。窦滔在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远离家乡,苏蕙非常想念他,作了一篇回文写在织锦上,并配以图画,赠给远方的窦滔。
同“柯亭笛”。清黄景仁《又题其曝书图》诗:“移官只载中郎竹,去越何来陆贾金?”
源见“邹衍吹律”。指黍谷。《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律谷罢暖。”李善注:“律谷,黍谷也。吹律以暖之,故曰律谷。”【词语律谷】 汉语大词典:律谷
同“待兔”。宋张耒《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诗:“谈愁风射马,拙待兔逢株。”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今谷有树瓠之道,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任重
借指童年好友。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 “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 参见:○总角之好见“总角之好”。李约《秦始皇大传》25章:“‘当然,大人和主上是从小玩到大的~!’吴石赶
《战国策.宋卫策》:“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诺。’乃见魏王……至郎门而反曰:‘臣恐王事秦之晚。’王曰:‘何也?’先生曰:‘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
源见“锦绣肝肠”。比喻才华出众、文辞华丽。宋晁补之《送北京学生曹慈明秀才之京师》诗:“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肝?”【词语绣腑】 汉语大词典:绣腑
源见“丰城剑气”。借咏剑以抒用世之情。唐韩偓《宝剑》诗:“困极还应有日通,难将粪壤掩神踪。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
源见“张仪舌”。喻虽受挫折,但本领还在,不愁建功立业。宋廖行之《减字木兰花.送别》词:“舌在何忧,莫作人间儿女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