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逐鹿

逐鹿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高祖刘邦征讨陈豨回来,吕后与萧何共谋已将韩信杀死。当刘邦得知蒯通曾教韩信反汉时,便下令逮捕了他,并亲自审讯,要烹杀蒯通。蒯通喊冤,刘邦问他有什么冤枉,蒯通说:“秦之纲绝而维弛(纲维,旧指统治国家的重要法纪),山东(指函谷关、崤山以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里以鹿比喻帝位),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蒯通这番话的意思是:秦朝末年,法纪废弛,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争夺帝位,谁能力高强,谁才能得到天下。以“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今指争夺政权的斗争,

唐.魏征《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李木庵《登屴崱lìzè峰》诗:“中原叱咤鹿争逐,四野昏腾鬼暗纵。”


旧时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为 “逐鹿”,亦称 “争鹿”。

“鹿”,比喻政权。因此争夺天下谓之 “逐鹿”。“鹿”乃猎取对象,故以喻政权。

汉书·蒯通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语出于上。颜师古注引张晏云: “以鹿喻帝位。”“逐鹿”或 “争鹿”即谓争帝位、争天下。

此义亦可说成 “鹿死谁手”。

晋书·石勒载记下》: “朕若逢高皇 ( 汉高祖) ,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言与刘邦中原逐鹿,未知谁可得天下。唐·魏徵《述怀》: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即言中原还在争战,要投笔从戎参战。


【词语逐鹿】   汉语词典:逐鹿

猜你喜欢

  • 何曾万钱

    同“何曾食万钱”。金元好问《鹿泉新居二十四韵》:“何曾万钱何用许,方丈有山容下箸。”

  • 率尔操觚

    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意谓文思敏捷,成文迅速。后因以“率尔操觚”指草率成文。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太仓州志》:“于地方利病,剀切言之,洵非率尔操觚。”偏正 率尔,轻率随意的

  • 河东饭

    宋 陶穀《清异录.河东饭》:“晋王尝穷追汴师,粮运不继,蒸栗以食,军中遂呼栗为河东饭。”后遂以“河东饭”作栗的别称。【词语河东饭】   汉语大词典:河东饭

  • 倒玉山

    源见“玉山倾倒”。形容醉酒、醉态。唐李群玉《题樱桃》诗:“春初携酒此花间,几度临风倒玉山。”宋陈与义《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梦中犹得攀珠树,别后能忘倒玉山。”

  • 目牛游刃

    同“目牛无全”。《太平广记》卷四九引《东阳夜怪录》:“诸公清才绮靡,皆是目牛游刃。”见“游刃有余”。《太平广记》卷490引《东阳夜怪录》:“诸公清才绮靡,皆是~。”【词语目牛游刃】  成语:目牛游刃汉

  • 斧边弈

    源见“柯烂忘归”。指仙人棋局。形容岁月漫长,世事变迁。清魏源《关中览古.骊山》诗:“鹿争蕉中梦,柯烂斧边弈。”

  • 错节盘根

    比喻事情繁难复杂,难以处理。宋张孝祥《赵通判》: “光风霁月,自是无尘,错节盘根,试规游刃。” 参见:○盘根错节见“盘根错节”。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须利器,看冰山终怕旸光照。”【词语错

  • 醉卧古藤下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秦少游在处州,梦中作长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挂空碧。醉卧古藤阴下,杳不知南北。’……”据《冷斋夜话》中说:秦观梦中赋

  • 无丁字

    源见“目不识丁”。谓不识一个字。亦用为谦辞。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诗之三:“莫羞空腹无丁字,且免秋阳晒杀人。”【词语无丁字】   汉语大词典:无丁字

  • 贾生哭

    同“贾生涕”。唐杨炯《广溪峡》诗:“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