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作“沈腰”、“沈愁”、“沈郎消瘦”等。沈郎,即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仕宋、齐、梁三代,帮助梁武帝登位后任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官至尚书令。久之,欲谋三公高
同“黄公酒垆”。唐白居易《晚春沽酒》诗:“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词语黄公肆】 汉语大词典:黄公肆
《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崔云:用文竹及鱼斑也。……须音班。”“须”,为“颁”之讹,“颁”通“斑”。周朝时大夫之笏以有斑纹
喓喓( ㄧㄠ ㄧㄠ yāo yāo ):虫叫声。草虫:指蝈蝈。趯趯( ㄊㄧˋ ㄊㄧˋ tì tì ):虫跳的样子。阜螽:蚱蜢。 蝈蝈振翅叫,蚱蜢蹦蹦跳。 形容秋虫活跃的景象。语出《诗.召南.草
源见“经纶”。形容人饱学而有处理大事的才能。亦泛指人很有学问。《歧路灯》五五回:“我看其人博古通今,年逾五旬,经纶满腹,诚可为令婿楷模。”见“满腹经纶”。《歧路灯》55回:“我看其人博古通今,年逾五旬
同“凤鸣”。明无名氏《四贤记.义劝》:“振振麟趾,噰噰凤喈,纶音不断恩光大。”【词语凤喈】 汉语大词典:凤喈
同“征黄”。唐钱起《寄袁州李嘉祐员外》诗:“愿征黄霸入,相见玉阶前。”
同“羊裘钓”。明屠隆《綵毫记.祖饯都门》:“今日羊裘烟水,鸱夷钓船,只愁去后,烽火咸阳乱。”
源见“丽则”。谓艳丽而浮靡。唐刘知幾《史通.核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于是沮诵失路,灵均当轴。”【词语丽淫】 汉语大词典:丽淫
源见“探丸借客”。谓古时游侠辈受赇杀武吏。泛指杀人报仇。清宋琬《行路难》诗之一:“昼探赤丸乘白马,杜陵韦曲公然居。”【词语探赤丸】 汉语大词典:探赤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