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道尽途穷

道尽途穷

形容无路可走,末日来临。出自五代时人李继岌之事迹。李继岌(?-926年),后唐庄宗长子。庄宗即位后,为北都留守、判六军诸卫事,后迁任宰相。同光三年(925年),封为魏王,并任西南面行营都统,率大军伐蜀。同光四年班师回朝,行至兴平,闻李嗣源反叛,遂准备退保凤翔。兵败,对其从者李环说:“我已经道尽途穷,你把我杀死吧!”李环便将其缢死。

【出典】:

新五代史》卷14《唐家人传第二·庄宗五子传》154页:“继岌徘徊泣下,谓李环曰:‘吾道尽途穷,子当杀我。’环迟疑久之,谓继岌乳母曰:‘吾不忍见王,王若无路求生,当踣(bó博)面以俟(sì寺)。’继岌面榻而卧,环缢杀之。”

【例句】:

鲁迅《热风·以震其艰深》:“国学国学,科学家既‘薄为不足道’,国学家又道而不能亨,你真要道尽途穷了。”


并列 道路都走到了尽头。形容走投无路,陷入绝境。鲁迅《热风·以震其艰深》:“国学国学,新学家既‘薄为不足道’,国学家又道而不能亨,你真要~了!”△贬义。描写无出路之语。也作“道尽途殚”。


【词语道尽途穷】  成语:道尽途穷汉语词典:道尽途穷

猜你喜欢

  • 歧迷

    源见“歧路亡羊”。谓分歧迷离。清方东树《〈切问斋文钞〉书后》:“循陆氏之言,而证以卷中之文,将使义理日以歧迷,文体日以卑伪。”【词语歧迷】   汉语大词典:歧迷

  • 化雨

    源见“春风化雨”。本指长养万物的时雨。比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儒林外史》三六回:“老师文章山斗,门生辈今日得沾化雨,实为侥幸。”【词语化雨】   汉语大词典:化雨

  • 咸阳哭

    源见“哭秦庭”。谓为救国求援情真意切。唐胡曾《咏史诗.秦庭》:“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 广陵音

    源见“广陵散”。指绝响。谓行将遇难。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诗之四:“万里风沙知己尽,何人会得《广陵》音?”

  • 伯劳东去燕西飞

    见〔东飞伯劳西飞燕〕。

  • 声明文物

    《左传.桓公二年》:“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后因以“声明文物”谓声教文明与典章制度。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

  • 穆生机

    源见“楚筵辞醴”。指危险征兆。宋苏轼《元祐元年二月八日朝退》诗:“寂寞申公谢客时,自言已见穆生机。”

  • 斑衣戏

    同“斑衣戏彩”。宋李流谦《点绛唇.德茂生朝作》词:“万里归来,著个斑衣戏,慈颜喜。”【词语斑衣戏】   汉语大词典:斑衣戏

  • 轩皇张乐

    源见“洞庭张乐”。咏黄帝张乐事。宋陆游《岳阳楼》诗:“轩皇张乐虽已矣,此地至今朝百灵。”

  • 郑崇履声

    汉.班固《汉书.郑崇传》:“郑崇字子游……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郑崇为尚书仆射,屡次求见谏争,脚步声已为哀帝所熟悉。后遂用“郑履”、“尚书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