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

金蝉:昆虫名。金蝉成虫时要脱去壳。后因以比喻用计脱身。元代关汉卿《谢天香》杂剧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干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脱壳金蝉这一个谎。”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这个叫做‘金蝉脱壳计’:他将虎皮盖在此,他却走了。”


主谓 ①知了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比喻用计脱身。邓贤《中国知青梦》:“汇报是什么? 是……缓兵之计? ~?人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信任和好感顷刻间又被怀疑的阴云所笼罩。”②比喻改换门面,重新展现。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古代中国文,现在脱胎换骨,改头换面,用了一条~的妙计,重新复活了起来。”※壳,不读作ké。△多用于表示用计脱身。→溜之大吉 逃之夭夭 偷梁换柱 ↔作茧自缚。也作“脱壳金蝉”。


解释金蝉:蝉的美称。蝉在成虫时要脱去以前的壳。后用来比喻趁对方暂时尚未察觉,而制造或利用假象,趁机逃脱。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元代著名剧作家马致远的《任风子》一剧,写神仙马丹阳度化屠夫任风子的故事。真人马丹阳夜间观气,得知终南山甘何镇有一位姓任的屠户,号风子,有半仙之称,于是便到镇上点化他。马丹阳准备先点化全镇之人断荤食素,以便迫使屠户买卖做不起来,趁任风子前来报复时再引导他入道。任风子后来果然如此行事,他持刀来到草庵,要杀马丹阳,却反被马丹阳的护法神所杀。他向马丹阳索要头颅,马丹阳让他自己摸摸,头仍在自己身上,于是猛然醒悟,自愿随真人出家。马丹阳命他担水浇菜园,诵经修道,他的老婆带着孩子来找他,他又在菜园中摔死了幼子,休弃了娇妻。马丹阳见他功行将至,打算再叫他看清尘世俗事的真相,然后引渡他归于正道。于是幻化出他摔死的小孩来杀他,任风子在小孩让他交出自己的头颅时说:“老天啊,我什么时候才能金蝉脱壳?”最终,任风子尽去酒、色、财、气和人、我、是、非对修行的羁绊,修成了正果。

近义瞒天过海

反义瓮中捉鳖

例句

等警察包围那个匪巢时,匪徒们已用金蝉脱壳之计溜走了。


【词语金蝉脱壳】  成语:金蝉脱壳汉语词典:金蝉脱壳

猜你喜欢

  • 肥甘轻暖

    《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后因以“肥甘轻暖”指生活优裕。清刘大櫆《书唐学士德侠传后》:“古之君子,其所以汲汲于仕进,而不甘闭户以终老者,固非为一己之宫室妻妾肥甘轻暖计也

  • 羊昙华屋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谢安传》(卷七九):“羊县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西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

  • 四殆之叹

    汉.刘向《列女传》六《辩通》:“钟离春,齐无盐邑之女,自谒齐宣王,……今王之国,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仇……此一殆也;渐台五重,万人疲极,此二殆也;贤者伏匿於山林,谄谀者强於左右,此三殆也;饮酒沈湎

  • 文举酒

    同“融酒”。孔融,字文举。唐白居易《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诗:“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

  • 着绣昼行

    源见“衣绣夜行”。形容在外做官返回家乡显示荣耀。着,穿着。宋陈师道《赠郑户部》诗:“着绣昼行真细事,下车磬折得深衷。”

  • 瑟向齐门

    同“齐门操瑟”。清孙旸《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边材特疏荐余诗以谢之》:“瑟向齐门知不好,履穿东郭自安贫。”

  • 灵均呵壁

    同“屈子问天”。灵均,即屈原。清曹贞吉《沁园春.读子厚新词却寄》词之三:“彼南华齐物,呼牛呼马,灵均呵壁,将信将疑。”

  • 指动

    同“食指动”。宋范成大《次韵谢李叔玠追路送笋》:“盘餐登异味,指动已先知。”【词语指动】   汉语大词典:指动

  • 缄题报亲爱

    《许迈别传》:“迈好养生,遣妻归家。东游,采药于桐庐山。欲断谷,以山近人,不得专一,移入临安。自以无复返,乃改名远游,书与妇别。”(引自《艺文类聚》卷二九)晋名士许迈,好学道养生,后与家中诀别,修书与

  • 南皮游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汉朝末年,魏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他与友人吴质等在南皮县欢聚宴饮,文酒射雉。后遂用为称美朋友欢聚宴游之典。唐.陈子良《游侠篇》诗:“东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