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斯所谓聿(注:述也)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尧死后,舜日夜思念,三年之中,坐着便看到尧的形象在墙上,吃饭时便
同“穷途恸哭”。唐戴叔伦《行路难》诗:“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
源见“寸草春晖”。指子女对父母回报的微小心意。明梁辰鱼《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
源见“江淹梦笔”。指富有文采的五色大笔。南朝 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敬想足下,声驰海内,名播云间。持郭璞之毫鸾,词场月白;吞罗含之彩凤,辨囿日新。”
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彻底、干净。《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务:必须。主谓 消除恶势力应该干净、彻底,不留后患。语本《左传·哀公元年》:“臣闻
同“不识一丁”。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彼所重王剧、王勔、苏味道者,一以钩党取族,一以模棱贬窜,区区相位,何益人毛发事,千古肉食不识丁,人举为谈柄,良可笑也。”【词语不识丁】 汉语大词典:不识
源见“黄雀报”。谓受他人恩德。明杨珽《龙膏记.游仙》:“嘘植枯枝,黄雀衔恩非浅。”
同“高唐梦”。明徐渭《玉簪》诗:“洛浦惊鸿别,高唐暮雨归。”
同“子敬琴亡”。唐张九龄《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之二:“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源见“优孟衣冠”。谓不入仕途。宋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诗:“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