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附骥

附骥

同“附骥尾”。明何景明《送崔氏》诗之三:“结发与君友,附骥思一鸣。”


【词语附骥】   汉语词典:附骥

猜你喜欢

  •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古代指臣下对君主进行讽谏,进谏的人不会因说话而获罪,听话的人却会从中得到警戒。语出《文选.卜商〈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晋.潘尼《乘舆箴》:“故箴

  •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表示沉湎于酒色者责任全在自己。语出《金瓶梅》八一回:“那胡秀道:‘保叔,你老人家休管他。我吃什么酒来?我和他做一做。’被来保推他往屋里挺觉去了。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警世通言.玉堂

  • 分一杯羹

    谓分担痛苦。章炳麟《哀陆军学生》“当尔受刑时,吾恨不得分一杯羹。” 参见:○分我杯羹见“分我杯羹”。章炳麟《哀陆军学生》:“当尔受刑时,吾恨不得~。”【词语分一杯羹】  成语:分一杯羹汉语大词典:分一

  • 鲁阳回日

    见“鲁阳挥戈”。《文选·左思〈吴都赋〉》“鲁阳挥戈而高麾”,刘逵注:“故追述~之意,而将转西日于中盛之时,以适己之盛观也。”【词语鲁阳回日】  成语:鲁阳回日汉语大词典:鲁阳回日

  • 林回弃璧

    《庄子.山木》:子桑雽(hù)对孔子说:“子独不闻假(国名)人之亡(逃亡)与?林回(人名)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快走)。或曰:‘为其布(钱)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拖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

  • 灵胥怒抉

    源见“伍胥抉目”。指忠臣被谗殉身。元谢应芳《过吴江三高祠》诗:“灵胥怒抉海潮起,殷若雷鸣过雪滩。”

  • 断靷郭宪

    《太平御览》卷四五七引《汝南先贤传》:“郭宪字子横,建武中为光禄勋。车驾西征隗嚣,谏曰:‘天下初定,车驾未可动。’宪乃当车拔佩刀以断靷。帝不从,遂上陇。其后颍川兵起,乃回驾而还,帝叹曰:‘恨不用光禄之

  • 梦中蝶

    源见“庄周梦蝶”。喻指闲逸自得。宋王安石《戏赠叶致远直讲》诗:“忘情塞上马,适志梦中蝶。”

  • 清泾浊渭

    周代《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止,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泾与渭均为水名,在今陕西省。泾水清,妇以自比其操守之洁;渭水浊,以比夫君以浊乱之事诬蔑于妻。上面截录的是本诗第三章的前四句。第三章

  • 爨桂炊玉

    源见“食玉炊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艰难。宋司马光《答刘蒙书》:“光虽窃托迹于侍从之臣,月俸不过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并列 烧柴如烧桂树,煮饭如煮金玉。比喻物价昂贵,生活艰辛。宋·司马光《答刘